[发明专利]一种多阶梯度复合油气分离滤清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4493.5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9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彪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圣菲玛滤清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F04B39/04;F04B3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谢晓华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阶梯 复合 油气分离 滤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阶梯度复合油气分离滤清器,属于滤清器技术领域,其包括滤层以及设置在其上下两端的法兰和下部端盖;所述滤层包括至少两层层结构,且滤层层结构的长度由进气侧向出气侧依次逐渐递减;所述下部端盖具有向其内侧凸出并与所述滤层相配合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呈阶梯状结构,且连接部的台阶数量等于滤层层结构的层数。本发明的多阶梯度复合油气分离滤清器能够有效降低产品压差、提高分离效率,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能够很好地满足高效节能的用户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清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阶梯度复合油气分离滤清器。
背景技术
空压机油气分离滤清器是由金属端盖、金属支撑骨架、密封胶水及过滤分离滤材几大部分组成的,其主要作用是将空压机系统中油气混合物中的微油滴和固体颗粒过滤掉,达到洁净用气的要求。其中,微油滴来源于机头被气流随带出来,固体颗粒的来源主要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新油不洁;(2)主机运转摩擦产生的金属颗粒;(3)润滑系统中高温氧化产生的污染物;(4)雾霾等环境污染。
滤芯作为实际过滤污染物的元件,在使用过程中,沉积在滤纸上的微颗粒不断积累,堵塞滤孔,降低过滤效率,使得滤清器的寿命和稳定性频繁出现状况,严重时甚至造成停机;随着拦截污染物的增多,气流通过滤芯产生的压降增大,当滤纸的过滤微孔面积逐渐堵塞,将会降低滤清器的过滤效率,压降增加将会导致能耗增大,降低滤清器的使用寿命。
另外,传统的空压机油气分离滤清器下部端盖的密封环面为平,分离下来的润滑油顺着气流往内推动,附着于下部滤材表面造成流通面积减少,压差较大,较多的润滑油收集于下部端盖的凹槽处,增加回油管的回油负荷;另一方面,滤材只有一个中网骨架缠绕滤材,导致滤芯分离效率较低、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阶梯度复合油气分离滤清器,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产品压差、提高分离效率,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能够很好地满足高效节能的用户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阶梯度复合油气分离滤清器,其包括滤层以及设置在其上下两端的法兰和下部端盖;所述滤层包括至少两层层结构,且滤层层结构的长度由进气侧向出气侧依次逐渐递减;所述下部端盖具有向其内侧凸出并与所述滤层相配合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呈阶梯状结构,且连接部的台阶数量等于滤层层结构的层数。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部的台阶与下部端盖底部的距离由内向外逐渐减小、台阶半径由内向外逐渐增大。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部端盖还具有圆环挡边和存油凹槽,所述圆环挡边与连接部的下端连接,所述存油凹槽与连接部的上端连接并向下部端盖的外侧凹陷。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存油凹槽的横截面呈倒梯形状。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滤层包括由进气侧向出气侧依次设置的预分离层、粗分离层及精分离层,所述预分离层与粗分离层之间、粗分离层与精分离层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部的台阶数量为三级,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预分离层的下端部粘接,所述第二台阶与粗分离层的下端部粘接,所述第三台阶与精分离层的下端部粘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预分离层与第二台阶之间、所述粗分离层与第三台阶之间均设置有挡胶圈。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预分离层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预分离滤材和外支撑孔板网;所述预分离滤材为涤纶纤维棉。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粗分离层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粗分离折叠滤材和中支撑孔板网;所述粗分离折叠滤材由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镀锌折叠丝网、无纺布层、玻纤滤材、无纺布层、镀锌折叠丝网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圣菲玛滤清器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圣菲玛滤清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44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