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户外LED灯具用接插连接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4502.0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8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松;李炳军;王玮;顾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阳光城市照明工程有限公司;安徽阳光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浙江阳光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002 | 分类号: | F21V21/002;F21V23/06;F21V31/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胡珣燕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户外 led 灯具 用接插 连接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外LED灯具用接插连接机构,特点是包括二芯公塞和连接电缆,连接电缆上设置有用于与二芯公塞配合连接的母端头;二芯公塞包括第一绝缘座,第一绝缘座内间隔设置有负极导电针和正极导电针,负极导电针与正极导电针与灯板电连接,负极导电针和正极导电针的下端分别向下伸出第一绝缘座;母端头包括第二绝缘座,第二绝缘座内间隔设置有两个母端导电针,母端导电针的上端设置有安装盲孔,第二绝缘座上设置有与安装盲孔同轴的插孔,负极导电针和正极导电针的下端分别穿过对应位置的插孔插入设置在对应的安装盲孔内;第二绝缘座与散热器或电器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结构。优点是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成本较低且装配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插连接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户外LED灯具用接插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户外LED灯具是功能性照明和景观照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性照明如路灯、隧道灯、工矿灯等,景观照明如投光灯(投射立柱、墙面、雕像等)、轮廓灯(裙楼照明)、点光源(墙面点缀照明)等。这些灯具的电源与光源的连接或者灯与灯之间的连接都要使用到接插连接机构以实现电和信号的导通。目前常见的用于灯具的电源与光源或者灯与灯之间连接的插接连接构件通常包括连接件、公接头线和母接头线,采用如图1所示的连接方式:即在户外LED灯具A1的LED发光组件上安装防水接头A2,公接头线A3穿过防水接头A2焊接到灯板上,然后拧紧防水接头A2,驱动电源A4上接出一根母接头线A5,与连接件A6接在一起,接着将公接头线A3连接到连接件A6上。上述结构的插接连接构件,需要人工焊接,且零部件较多,使得成本较高,且每次连接都需要拧螺纹,导致组装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组装效率较高的户外LED灯具用接插连接机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户外LED灯具用接插连接机构,包括二芯公塞和用于与驱动电源连接的连接电缆,所述的连接电缆的尾端设置有与所述的驱动电源上接出的母头相配合的公头,所述的连接电缆上设置有用于与二芯公塞配合连接的母端头;
所述的二芯公塞包括设置在户外LED灯具的灯板上的第一绝缘座,所述的第一绝缘座内左右并列且竖向间隔设置有负极导电针和正极导电针,所述的负极导电针和所述的正极导电针与所述的灯板电连接,所述的负极导电针和所述的正极导电针的下端分别向下伸出所述的第一绝缘座;
所述的母端头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户外LED灯具的散热器或电器外壳上的第二绝缘座,所述的第二绝缘座内左右并列且竖向间隔设置有两个用于与所述的连接电缆里的电连接线电连接的母端导电针,所述的母端导电针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的负极导电针或所述的正极导电针的下端插入安装的安装盲孔,所述的第二绝缘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安装盲孔同轴的插孔,所述的负极导电针和正极导电针的下端分别穿过对应位置的所述的插孔插入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的安装盲孔内;
所述的第二绝缘座与所述的散热器或电器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结构。
所述的负极导电针和所述的正极导电针的上端分别连接有一金属焊盘,所述的金属焊盘的一端伸出所述的第一绝缘座与所述的灯板电连接。通过金属焊盘用于实现负极导电针、正极导电针与灯板之间的电连接,结构简单,连接稳定;金属焊盘通过焊接安装在灯板上。
所述的灯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所述的散热器或电器外壳对应所述的安装孔的位置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安装腔,所述的安装腔包括自上而下同轴设置的上安装腔和下安装腔,所述的上安装腔的宽度小于所述的下安装腔的宽度,所述的上安装腔与所述的下安装腔之间形成第一台阶;
所述的第一绝缘座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支撑部和下安装部,所述的上支撑部支撑设置在所述的灯板上,所述的下安装部穿过所述的安装孔伸入设置在所述的上安装腔内,所述的下安装部与所述的上安装腔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阳光城市照明工程有限公司;安徽阳光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浙江阳光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阳光城市照明工程有限公司;安徽阳光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浙江阳光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45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