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4576.4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6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相;马子明;王成国;魏化震;秦建杰;姚志强;崔轩豪;王启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1/74 | 分类号: | D06M11/74;D06M101/4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碳纤维 增强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脱浆的碳纤维电解氧化,将电解氧化后的碳纤维浸渍在含有催化剂和固态碳源的混合溶液中,将浸渍后的碳纤维进行干燥,然后采用气相碳源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干燥后的碳纤维表面生长碳纳米管;所述固态碳源为柠檬酸、葡萄糖或沥青;
混合溶液中催化剂为硝酸钴和硫酸镍的组合;
化学气相沉积法的步骤为:先通入还原性气体对催化剂还原,然后再通入气相碳源生长碳纳米管;
通入气相碳源生长碳纳米管的温度为400~5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通入N2、H2的混合气对催化剂进行还原;
或,通入N2、H2、C2H2的混合气生长碳纳米管;
或,通入还原性气体对催化剂还原的温度为400~5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硝酸钴、硫酸镍、固态碳源的摩尔比为1:0.9~1.1:1~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混合溶液中,催化剂的浓度为0.03mol/L或0.05mol/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混合溶液中,固态碳源的浓度为0.03mol/L或0.05mol/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浸渍时间为9~11 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电解氧化采用的电解液为5~6%wt磷酸二氢铵溶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电解氧化的条件为:电流强度为0.4~0.5A,电解时间为80~90s;
或,碳纤维脱浆的条件为:脱浆的温度为450~460℃,脱浆时间为1.5~2h。
9.一种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其特征是,由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
10.一种权利要求9所述的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体在航空航天、工业或体育用品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45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靶、四轮定位系统及四轮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喷淋式冷却溅射阴极磁棒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