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4963.8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0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郝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鑫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22 | 分类号: | H04M3/22;H04L9/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1 | 代理人: | 罗志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预防 电信 诈骗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执行以下步骤:步骤S1:移动终端接受陌生号码来电;步骤S2:移动终端内部判断步骤S1的陌生号码来电是否为官方号码,若不是官方号码,则进入终端正常接听步骤,按照普通陌生号码自行处理;若是官方号码,则执行步骤S3;步骤S3:移动终端将步骤2判断的官方号码向运营商发送验证请求,以判断该官方号码来电是否为真实的官方号码来电,而非伪装的官方号码;步骤S4:步骤S5:步骤S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方法有官方号码发起通话的私钥签名数据,而且是在运营商这一相对具有公信力的平台上进行签名验证,有效的遏制了通过伪造官方号码实施电信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效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预防电信诈骗方案主要是采集主叫端的通话过程中语音关键字或者声纹特征等与预设的诈骗相关关键字库或者声纹特征库进行匹配,从而识别并标定该主叫的风险。
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防控的有效性严重依赖于语音关键字匹配算法的智能度及声纹等生物特征的采集准确度。诈骗手段也是与时俱进的,不会采用一成不变的话术去诱骗受害人,甚至安装变声器迷惑受害人,这个时候根据以上提到的预设特征值去匹配的方案往往效果并不好,依旧会有人上当受骗。
往往来说,陌生号码来电(即手机中非联系人号码)大家都能够保持一定的警惕心理,但是诈骗人员往往会伪装成公检法、银行、医院等具有公信力的角色实施诈骗,而受骗人一旦接触到这类电话,往往失去了自主判断力,无条件选择相信及配合诈骗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包括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1:移动终端接受陌生号码来电;
步骤S2:移动终端内部判断步骤S1的陌生号码来电是否为官方号码,若不是官方号码,则进入终端正常接听步骤,按照普通陌生号码自行处理;若是官方号码,则执行步骤S3;
步骤S3:移动终端将步骤2判断的官方号码向运营商发送验证请求,以判断该官方号码来电是否为真实的官方号码来电,而非伪装的官方号码;步骤S4:当运营商收到移动终端发送过来的验证请求时,首先根据该官方号码去通话签名存根系统中检索,若未检索到对应的签名存根信息,则进入终端风险提示步骤;若存在对应的签名存根信息,则执行步骤S5;
步骤S5:运营商根据该官方号码从数字证书系统中提取对应的数字证书,然后对该签名存根信息进行签名验证,若验证失败,则进入终端风险提示步骤;若验证成功,则执行步骤S6;
步骤S6:移动终端根据运营商的响应验证成功结果,允许终端进行正常通话。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S4和所述步骤S5中,所述终端风险提示步骤是指移动终端根据运营商的响应验证失败结果,进行终端通话风险提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通话签名存根系统用于提供官方号码发起通话的私钥签名数据的存根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数字证书系统用于存放各官方机构对外发布的数字证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预防电信诈骗的系统,包括:接收单元:用于移动终端接受陌生号码来电;
判断单元:用于移动终端内部判断接收单元的陌生号码来电是否为官方号码,若不是官方号码,则进入终端正常接听单元,按照普通陌生号码自行处理;若是官方号码,则进入验证单元;
验证单元:用于移动终端将判断单元判断的官方号码向运营商发送验证请求,以判断该官方号码来电是否为真实的官方号码来电,而非伪装的官方号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鑫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鑫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49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