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压差通风流量传感器文丘里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4972.7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2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欣;钱力;葛江亚;余斐;陈宝成;姜晓龙;王文博;王永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19部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F1/44 | 分类号: | G01F1/4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压差 通风 流量传感器 文丘里管 | ||
1.一种微压差通风流量传感器文丘里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第一均压环(3)、第二均压环(4)和多个密封圈(5),
第一管体(1)包括圆筒段(1-1)和喉部段(1-2),圆筒段(1-1)和喉部段(1-2)由左至右制成一体,圆筒段(1-1)的一侧外端面上开设燕尾槽(1-1-1),圆筒段(1-1)的另一侧外圆周上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开设多个第一通压孔(1-1-2),第一通压孔(1-1-2)的外圆周上开设第一环形槽(1-1-3),且第一环形槽(1-1-3)与多个第一通压孔(1-1-2)连通,第一环形槽(1-1-3)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一个第一凹槽(1-1-4),圆筒段(1-1)的筒内直径相等;第一均压环(3)通过安装在两个第一凹槽(1-1-4)内的密封圈(5)与圆筒段(1-1)密封连接;
喉部段(1-2)为筒形,喉部段(1-2)的内孔由左至右依次开设喉部倒角(1-2-1)和喉部通孔(1-2-2),喉部通孔(1-2-2)的孔径小于圆筒段(1-1)的筒内直径;喉部段(1-2)的外圆周上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开设多个第二通压孔(1-2-3),第二通压孔(1-2-3)的外圆周上开设第二环形槽(1-2-4),且第二环形槽(1-2-4)与多个第二通压孔(1-2-3)连通,第二环形槽(1-2-4)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一个第二凹槽(1-2-5),第二均压环(4)通过安装在两个第二凹槽(1-2-5)内的密封圈(5)与喉部段(1-2)密封连接;
第二管体(2)为外径逐扩的筒形管体,第二管体(2)与第一管体(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且第二管体(2)与第一管体(1)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二管体(2)与第一管体(1)的筒内表面粗糙度均≤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压差通风流量传感器文丘里管,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压孔(1-1-2)第二通压孔(1-2-3)的直径均为1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压差通风流量传感器文丘里管,其特征在于:燕尾槽(1-1-1)的锥度为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压差通风流量传感器文丘里管,其特征在于:第二管体(2)与第一管体(1)的筒内连接处为无衔接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压差通风流量传感器文丘里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均压环(3)和第二均压环(4)结构相同,第一均压环(3)包括环体(3-1)、引压接嘴(3-2)和两个圆柱形凸起(3-3),引压接嘴(3-2)垂直于环体(3-1)的轴线并安装在环体(3-1)上,两个圆柱形凸起(3-3)对称安装在引压接嘴(3-2)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压差通风流量传感器文丘里管,其特征在于:引压接嘴(3-2)的上端端部设有锥度为40°的斜面(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压差通风流量传感器文丘里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均压环(3)和第二均压环(4)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管体(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19部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19部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49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