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肉桂油及纯露的方法及其提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5093.6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9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素华;陆顺忠;吴建文;蒙锡顺;黎贵卿;关继华;汤星月;邱米;苏骊华;党中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C11B1/04;C11B1/16;C11B3/00;C11B3/02;C11B3/14;C11B9/02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杨秋慧;汪治兴 |
地址: | 530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肉桂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肉桂油及纯露的方法及其提取设备,将新鲜的肉桂皮或枝叶进行阴干陈化处理,放入氯化钠和草酸溶液浸泡后;再放入蒸馏罐蒸馏,蒸馏后的混合蒸汽经过冷却再经过油水分离器进行油水分离;从分离器底部收集肉桂油,分离器上段的油水混合物通过泵进入复蒸罐,馏出物经过冷却、油水分离后,从分离器的底部收集肉桂油,从分离器的上段收集肉桂纯露;所述的油水分离是控制温度在68‑75℃,分离时间为30‑60min,并在分离器中加入硫酸钠、腐殖酸和木质素磺酸钠组成的破乳剂。本发明方法采用直接蒸汽蒸馏提取的肉桂油和纯露,不仅生产设备简单,蒸馏时间短,生产率高,耗能低,成本低廉,还能提高出油率及肉桂油产品的质量,提高肉桂油醛类的得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提取肉桂油及纯露的方法及其提取设备。
背景技术
肉桂油,也称桂油,是从肉桂的枝叶或树皮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一种天然精油。肉桂油主要成分为肉桂醛,含量达70~95%,还有邻甲氧基肉桂醛、乙酸桂酯、水杨醛等。肉桂油主要用于可乐型饮料的生产,如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就是用的中国肉桂油,还可以用于医药、食用香精、日化香精、酒、糖果、烟草等。肉桂油一般为淡黄色至红棕色液体,相对密度1.052-1.070,具有中国肉桂的特征香气和辛甜味,微溶于水,与水易发生乳化,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石油醚,易溶解各种树脂、蜡、橡胶、塑料,具腐蚀性,对酸碱不稳定,置空气中容易氧化,颜色变深,成为粘稠状,从而影响其质量。
现有的提取天然肉桂油的方法,主要还是单纯的直接使用水蒸气蒸馏,由于没有考虑到肉桂油容易乳化,大部分油与水形成乳化剂,很难分离,因此产品得率与产品质量均低,且能耗较大。在当前天然香料备受重视的背景下,改进肉桂油的提取工艺,解决肉桂油生产中油水乳化、油水分离难、得油率低、能耗大等技术难题对推动肉桂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取肉桂油及纯露的方法及其提取设备。本发明方法不仅生产设备简单,蒸馏时间短,生产率高,耗能低,成本低廉,还能提高出油率及肉桂油产品的质量,提高肉桂油中醛类的得率,解决了采用水蒸气水中蒸馏法存在容易乳化,产品得率低与产品质量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取肉桂油及纯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新鲜的肉桂皮或枝叶进行阴干陈化处理,切碎至3-6cm,在浸泡池中加入氯化钠和草酸,并加水配成浸泡液,再将切碎的肉桂原料放入浸泡池中浸泡5-8h;
S2:往蒸馏罐中放入其体积为1/5的水,在蒸馏罐1/3处放网格筛板,把浸泡后的原料捞起,装满在吊兰,通过电动葫芦将吊兰吊入筛板上,压紧原料,吊兰置于蒸馏罐中;
S3:从反应釜的底部通入蒸汽对原料进行蒸馏3-5h,水蒸气将肉桂原料水煮后得到混合蒸汽,混合蒸汽经过一级冷凝器冷凝,再经一级冷却器冷却,得冷却液;蒸馏前1-2h控制每50kg原料每分钟收集馏出液100-300mL,蒸馏后期每分钟收集馏出液500-1000mL;
S4:冷却液再经过油水分离器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肉桂油从分离器的底部收集,分离器上段的油水混合物通过泵进入复蒸罐,控制复蒸温度在100-120℃,蒸馏时间为2-2.5h;
S5:从复蒸罐底部收集肉桂油,馏出物从复蒸罐顶部留出进入二级冷凝器冷凝,再经二级冷却器冷却,冷却后再进入油水分离器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从油水分离器的底部收集肉桂油产品,从分离器的上段收集肉桂纯露;
步骤S4和步骤S5所述的油水分离是控制温度在68-75℃,分离时间为30-60min,并在分离器中加入硫酸钠、腐殖酸和木质素磺酸钠组成的破乳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50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