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布式光伏节点的调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5095.5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2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璨;吴林林;孙荣富;丁然;邵尹池;张扬帆;徐海翔;张瑞芳;王靖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16 | 分类号: | H02J3/16;H02J3/00;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单晓双;董骁毅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布式 节点 调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分布式光伏节点的调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预获取的负荷节点有功功率预测值计算的所述负荷节点的无功功率;
根据分布式光伏节点的有功功率预测值、负荷节点有功功率预测值以及所述负荷节点的无功功率生成目标函数,
所述目标函数包括:以光伏的有功功率削减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如果配电系统中所有节点电没有超过电压上限,则所述分布式光伏节点按照最大功率跟踪模式输出优先功率;
判断配电系统中所有节点电压是否超出预设阈值;
如果是,根据预设的目标函数确定所述分布式光伏节点的有功功率消减量以及无功功率参考值;
如果否,光伏逆变器按照最大功率跟踪模式输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为0;
所述根据预获取的负荷节点有功功率预测值计算的所述负荷节点的无功功率,包括:
基于t时刻和t+1时刻负荷有功与无功功率比例相等的原则,计算负荷节点的无功功率:
为t+1时刻第i个负荷节点的无功功率,为t时刻第i个负荷节点的无功功率,为t+1时刻第i个负荷节点的有功功率预测值,为t时刻第i个负荷节点的有功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伏节点的调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函数的函数值包括:所述分布式光伏节点的有功功率消减量小于等于额定容量的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伏节点的调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分布式光伏的有功功率预测值以及负荷节点有功功率预测值的步骤包括:
利用线性外推方法,根据所述分布式光伏的有功功率的历史数据以及负荷节点有功功率的历史数据获取所述分布式光伏的有功功率预测值以及负荷节点有功功率预测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伏节点的调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分布式光伏节点的有功功率预测值、负荷节点有功功率预测值以及所述负荷节点的无功功率生成目标函数,包括:
根据所述所有节点电压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幅值以及所述配电系统支路的电导以及电纳建立功率平衡约束条件;
根据所述分布式光伏节点的有功功率预测值和无功功率参考值,建立功率约束条件;
根据所述功率平衡约束条件以及所述功率约束条件优化所述目标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光伏节点的调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所有节点电压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幅值以及所述配电系统支路的电导以及电纳建立功率平衡约束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配电系统拓扑结构、线路参数、分布式光伏节点安装位置、负荷节点安装位置以及逆变器容量;
根据所述配电系统拓扑结构、线路参数、分布式光伏节点安装位置、负荷节点安装位置以及逆变器容量确定,所述分布式光伏节点的有功功率预测值、无功功率以及容量。
6.一种基于分布式光伏节点的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荷无功功率计算单元,用于根据预获取的负荷节点有功功率预测值计算的所述负荷节点的无功功率;
目标函数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分布式光伏节点的有功功率预测值、负荷节点有功功率预测值以及所述负荷节点的无功功率生成目标函数,
所述目标函数包括:以光伏的有功功率削减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如果配电系统中所有节点电没有超过电压上限,则所述分布式光伏节点按照最大功率跟踪模式输出优先功率;
阈值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配电系统中所有节点电压是否超出预设阈值;
消减量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是,根据预设的目标函数确定所述分布式光伏节点的有功功率消减量以及无功功率参考值;
如果否,光伏逆变器按照最大功率跟踪模式输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为0;
所述根据预获取的负荷节点有功功率预测值计算的所述负荷节点的无功功率,包括:
基于t时刻和t+1时刻负荷有功与无功功率比例相等的原则,计算负荷节点的无功功率:
为t+1时刻第i个负荷节点的无功功率,为t时刻第i个负荷节点的无功功率,为t+1时刻第i个负荷节点的有功功率预测值,为t时刻第i个负荷节点的有功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50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