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集成皮层脑电极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5768.7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0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陶虎;徐飞鸿;周志涛;郑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脑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78 | 分类号: | A61B5/0478;A61N1/0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赣江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集成 皮层 电极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柔性集成皮层脑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电极柔性支撑层(2)、电极结构(3)和绝缘层(4);
所述衬底(1)上设有所述电极柔性支撑层(2);
所述电极柔性支撑层(2)上设有所述电极结构(3);
所述电极结构(3)上设有所述绝缘层(4),所述绝缘层(4)包括电极孔(41),所述电极孔(41)与所述电极结构(3)的触点电极对应;
其中,所述电极结构(3)包括刺激电极结构(32)和采集电极结构(31),所述刺激电极结构(32)用于刺激产生脑电信号,所述采集电极结构(31)用于采集所述脑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集成皮层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电极包括采集电极(311)和刺激电极(321);
所述采集电极(311)为所述采集电极结构(31)的电极;
所述刺激电极(321)为所述刺激电极结构(32)的电极;
所述采集电极(311)与所处刺激电极(321)的分布方式为非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集成皮层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电极(311)与所述刺激电极(321)的分布方式为交叉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集成皮层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1)的厚度为0.1~10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集成皮层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柔性支撑层(2)的厚度为0.1~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集成皮层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1)的材料包括交联后的蚕丝蛋白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集成皮层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电极结构(32)包括第一刺激电极材料层和第二刺激电极材料层;
所述第二刺激电极材料层设于所述第一刺激电极材料层上;
所述第一刺激电极材料层的材料为铬;
所述第二刺激电极材料层的材料包括金、银或者铂;
所述采集电极结构(31)包括第一采集电极材料层和第二采集电极材料层;
所述第二采集电极材料层设于所述第一采集电极材料层上;
所述第一采集电极材料层的材料为铬;
所述第二采集电极材料层的材料包括铂、铱、氧化铱或者铂铱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集成皮层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柔性支撑层(2)为非降解型柔性薄膜材料。
9.一种柔性集成皮层脑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表面具有二氧化硅的硅衬底(5);
在所述硅衬底的表面形成电极柔性支撑层(2);
在所述电极柔性支撑层(2)上形成预设形状的电极结构(3),得到未封装电极结构(9),所述电极结构(3)包括刺激电极结构(32)和采集电极结构(31),所述刺激电极结构(32)用于刺激产生脑电信号,所述采集电极结构(31)用于采集所述脑电信号;
在所述未封装电极结构(9)上形成绝缘层(4);
图形化所述绝缘层(4),在所述绝缘层(4)上形成电极孔(41),得到待释放电极结构(13),所述电极孔(41)与所述电极结构(3)的电极对应;
去除所述待释放电极结构(13)的所述硅衬底,得到待转移电极结构(14);
将所述待转移电极结构(14)转移至衬底(1)上,得到脑电极结构(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集成皮层脑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预设形状的电极结构(3)的工艺方法为lift-off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脑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脑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57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电设备用降噪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实时动态跟踪的对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