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管隧道钢壳中墙块体的建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6010.5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4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罗敬成;刘钱;芮伟国;李伟;龚庆德;黄波;胡杰;张奇;谢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73 | 分类号: | E02D29/073;B23K31/02;B23K37/00;C21D1/26;C21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14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钢壳中墙 块体 建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管隧道钢壳中墙块体的建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拼板焊接形成中墙内面板,在中墙内面板的一侧焊接第一纵骨和隔板形成框架;对框架进行背烧退火;拼板焊接形成中墙外面板,在中墙外面板的一侧焊接第二纵骨形成板单元;对板单元进行背烧退火;将板单元固定设置在胎架上;吊运框架,将框架固定设置在板单元上,且焊接有第一纵骨的侧面朝向板单元焊接有第二纵骨的一侧;对框架和板单元进行焊接组成中墙块体;对设置在胎架上的中墙块体进行退火;将退火后的中墙块体从胎架上拆卸下来,完成中墙块体的建造。本发明能够消除在焊接制造中墙块体的过程中,消除焊接产生的应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管隧道钢壳中墙块体的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沉管隧道钢壳的中墙块体由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平板加位于两块平板之间的内部隔板结构组成,两块平板的厚度较小,成单薄片体状。
中墙块体建造经过几个组装环节需要进行大量焊接,完工后中墙块体在胎架阶段积累了大量的应力,整个中墙块体呈现出不稳定状态,一旦中墙块体脱离胎架后,积累的应力会慢慢释放出来,造成中墙块体出较大的塑性变形,对后续管节车道净宽、净高及廊道数据控制造成巨大困难,后续沉管隧道钢壳合拢阶段需要反复调整。
因此,需要一种沉管隧道钢壳中墙块体的建造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管隧道钢壳中墙块体的建造方法,能够消除在焊接制造中墙块体的过程中,消除焊接产生的应力,从而防止中墙块体出塑性变形,保证后续沉管隧道钢壳合拢顺利进行。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沉管隧道钢壳中墙块体的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拼板焊接形成中墙内面板,在所述中墙内面板的一侧焊接第一纵骨和隔板形成框架;
S2、对所述框架进行背烧退火;
S3、拼板焊接形成中墙外面板,在所述中墙外面板的一侧焊接第二纵骨形成板单元;
S4、对所述板单元进行背烧退火;
S5、将所述板单元固定设置在胎架上;
S6、吊运所述框架,将所述框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板单元上,且焊接有所述第一纵骨的侧面朝向所述板单元焊接有所述第二纵骨的一侧;
S7、对所述框架和所述板单元进行焊接组成中墙块体;
S8、对设置在所述胎架上的所述中墙块体进行退火;
S9、将退火后的所述中墙块体从所述胎架上拆卸下来,完成所述中墙块体的建造。
可选地,所述步骤S1中,在所述中墙内面板上进行划线以确定所述第一纵骨和所述隔板的安装位置。
可选地,所述步骤S3中,在所述中墙外面板上进行划线以确定所述第二纵骨的安装位置。
可选地,所述步骤S5中,将所述板单元固定设置在所述胎架上之前,需要对所述胎架的水平度进行测量,并调整所述胎架的水平度。
可选地,利用水准仪或者激光经纬仪对所述胎架的水平度进行测量。
可选地,所述胎架的水平度要求控制在2mm以内。
可选地,所述步骤S5中,所述板单元与所述框架的隔板对应焊接的位置与所述胎架固定连接。
可选地,在进行所述步骤S7前,需要对所述框架的中墙内面板进行调平。
可选地,所述步骤S8中,对所述板单元与所述胎架连接的一侧进行退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广船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60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