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套管光缆避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6039.3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8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冉曾令;肖彦波;郭佳威;冉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重庆纤一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G02B6/50;G01B21/00;G01B17/00;G01B11/00;E21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套管 光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套管光缆避射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定位装置、光缆、地面解调装置和信息显示装置,在油井套管下井的过程中,将具有方位及姿态自定位功能的定位装置和光缆一起布放,在套管布放完成后,通过定位装置获取光缆在套管圆周上的位置信息,在油井压裂的过程中避免损坏光缆,降低光缆断裂风险,降低油井开采成本;套管上的光缆原本用于采集井内信息(温度、压力等),但结合定位装置对自身进行定位保护不被损坏,提高了光缆使用效率,为后续利用光线传感技术进行油井油气勘探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套管光缆避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石油是极其重要的物资,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的消耗长期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资源消耗增加,对外依存度增高都是对国家安全不利的影响。增加勘探开发力度,开辟新技术,降低传统勘探成本,提高石油产量都是国家对未来能源勘探的重要针对方向。油气资源的开采通常采用油井分段压裂措施,在油井压裂过程中,会将套管压出裂缝。
当前,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技术在油气开采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利用光纤作为“地震检波器”代理传统的电子地震检波器,实现分布式探测。同时由于光纤地震检波器相比电子地震检波器具有耐腐蚀、耐高温、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好和工程应用成本低等优点,可以更好地耐受井内的恶劣环境(高温、高压等)。
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油井尤其开采时,在布放套管的过程中将光缆和套管一起布放。布放完成后,光缆在套管的位置不确定,如果贸然实施压裂技术,可能会损坏光缆,影响后续数据采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井下套管光缆避射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套管下井后光缆位置难以确定,在套管施压过程中可能会损坏光缆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井下套管光缆避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油井套管下井前,将光缆附着于套管上,同时将若干个定位装置布设于套管上光缆对应的位置处;
S2、在油井套管下井过程中,通过定位装置实时发送自身位置信息,并被光缆所接收;
S3、通过地面解调装置实时对光缆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获取对应定位装置的位置信息,进而获取对应光缆的位置信息;
S4、通过信息显示装置显示若干光缆的位置分布信息,并基于该位置分布信息进行套管精准施压,实现套管光缆避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定位装置布设于套管外侧或套管内侧光缆对应的位置处;
所述步骤S1中的定位装置为发声装置、发热装置或光纤装置。
进一步地,当定位装置为发声装置时,对应的地面解调装置为分布式光纤声波解调系统;
所述发声装置实时监测自身在套管圆周上的位置,当发声装置可变频时,将其位置信息按照设定的频率变化进行编码,发出包含位置信息的声波信息至光缆,当发声装置为固定频率发声时,在该固定频率下进行编码,发出包含位置信息的声波信息至光缆;
所述分布式光纤声波解调系统解调出光缆发出声波信息,并对其进行解码获取发声装置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当定位装置为发热装置时,对应的地面解调装置为分布式光纤温度解调系统;
所述发热装置实时监测自身在套管圆周上的位置,并将其位置信息按照设定的频率变化进行编码,发出包含位置信息的温度信息至光缆;
所述分布式光纤温度解调系统解调出光缆发出的温度信息,并对其进行解码获取发热装置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当定位装置为光纤装置时,对应的地面解调装置为地上解调仪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重庆纤一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电子科技大学;重庆纤一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60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