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管共壳式直埋供热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8533.3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8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芊;钟犁;李强;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9 | 分类号: | F16L9/19;F16L59/15;F17D5/00;F24D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管共壳式直埋 供热 管道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三管共壳式直埋供热管道,属于供热管道结构技术领域。包括高温供水管、低温供水管、回水管和外护管;高温供水管、低温供水管、回水管设在外护管内部,高温供水管、低温供水管和回水管的外壁与外护管内壁之间填充有保温层;高温供水管、低温供水管和回水管的外壁均设有报警线。减少了供热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出土方量,能够提高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施工成本。同时,用一根管道替代了传统的三根管道,使运输与施工过程变得更为简便。另外,该结构还能提高保温材料的利用效率,在保证管网相同的保温能力与散热损失的条件下节约了保温材料的用料,降低了供热管道的造价,实现了供热管网中能源的分级利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热管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管共壳式直埋供热管道。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供热管网一般采用直埋的敷设方法,并对供水管道与回水管道分别设置保温层与外护管。在一些二级管网中的用户支线管道,由于用户对于供热温度要求的不同,同时使用两个不同温度的供热管道分别实现室内供暖与供热水功能可以实现能源的分级利用,大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然而,使用三管布置在现有的管道结构基础上需要较大的土壤开挖量,进而导致施工工程量较大,延长了施工工期与初期投资。同时,会浪费部分材料的保温功能,降低保温材料的利用率,增大材料损耗,降低经济性。在保证供热效率的前提下会大大增加项目的前期投资,使热电联产与集中供热的发展收到经济因素的制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管共壳式直埋供热管道,施工效率高,在保证管网相同的保温能力与散热损失的条件下节约了保温材料的用料,降低了供热管道的造价和安装费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管共壳式直埋供热管道,包括高温供水管、低温供水管、回水管和外护管;高温供水管、低温供水管、回水管设在外护管内部,高温供水管、低温供水管和回水管的外壁与外护管内壁之间填充有保温层;高温供水管、低温供水管和回水管的外壁均设有报警线。
优选地,报警线分别设在高温供水管、低温供水管和回水管的外壁上方。
优选地,高温供水管、低温供水管和回水管分别通过固定支架与外护管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固定支架设在高温供水管、低温供水管和回水管的下方,且若干固定支架沿直埋供热管道的长度方向均布。
优选地,外护管的截面为椭圆形,高温供水管和低温供水管分别设在回水管的两侧,高温供水管、低温供水管和回水管的圆心与外护管截面的长轴重合。
进一步优选地,外护管截面的长轴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
进一步优选地,外护管截面的长轴长度为高温供水管、低温供水管和回水管半径之和的3~6倍,外护管截面的短轴长度为回水管半径的3~6倍。
优选地,外护管的截面为等腰圆角三角形,高温供水管、低温供水管和回水管分别设在外护管内的顶角及两个底角处。
进一步优选地,外护管的腰长为回水管半径的3~6倍,外护管的底边长为回水管半径的3~6倍。
进一步优选地,回水管的直径与外护管的竖直中心线重合,且回水管的底点与外护管截面的中心重合;高温供水管和低温供水管对称设置在外护管的竖直中心线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85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