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电器生产用良品检测用摆杆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9962.2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1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雷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2 | 分类号: | B65G47/22;B65G47/74;B07C5/36;B07C5/38;B07C5/34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电器 生产 用良品 检测 用摆杆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电器生产用良品检测用摆杆和使用方法,包括送料盘和摆动机构,所述送料盘的底端面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面中心内嵌有伺服电机,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有摆杆、若干个吊杆和若干个导向套筒,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动力轴转动贯穿送料盘,且与摆动机构的摆杆底端面中心位置连接,所述送料盘径向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导料缺口,且两个导料缺口的开口处分别连接有第一导料板和第二导料板,所述送料盘径向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分类排料缺口。本发明便于对合格、不合格产品以及不合格产品中不同问题的产品进行快速分类筛除,提高质检筛除操作效率,可批量快速进行有序质检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器生产用良品检测用摆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电器生产用良品检测用摆杆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精神文明建设要求越来越高,电子电器随之步入人们的生活中来,电子电器的生产通过流水线作业进行组装,流水作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组装不到位或者质量不合格的电子电器残次品,所以电子电器组装完成以后,需要利用质检设备对电子电器进行质量检测操作,以便于筛除残次品,目前,电子电器的良品检测操作在对合格和不合格产品以及不合格产品中不同问题的产品进行筛除时,无法快速进行分类操作;导致质检筛除操作效率太低,无法批量快速进行有序质检操作,所以这里设计生产了一种电子电器生产用良品检测用摆杆和使用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电器生产用良品检测用摆杆和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电器生产用良品检测用摆杆和使用方法,包括送料盘和摆动机构,所述送料盘的底端面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面中心内嵌有伺服电机,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有摆杆、若干个吊杆和若干个导向套筒,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动力轴转动贯穿送料盘,且与摆动机构的摆杆底端面中心位置连接,所述送料盘径向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导料缺口,且两个导料缺口的开口处分别连接有第一导料板和第二导料板,所述送料盘径向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分类排料缺口。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料板和第二导料板的两侧侧壁均同体折弯90度设有限位挡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料板、送料盘和第二导料板从左到右依次分布,且均向右下方倾斜30度设置,所述第一导料板、送料盘和第二导料板的上端面均内嵌有若干个均匀间隔分布,且可自由转动的钢珠。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分类排料缺口的开口处分别连接有排料板,两个所述排料板与送料盘的底端面之间的夹角均为120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摆杆的两端与送料盘的内腔径向侧壁转动贴合,所述摆杆底端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间隔分布的矩形缺口,每个所述吊杆通过销轴铰接在每个矩形缺口的内腔两侧侧壁之间,每个所述导向套筒均转动套接在每个吊杆的外壁,且每根吊杆的底端面均设有防止导向套筒掉落的限位盘,每个所述矩形缺口的内腔侧壁内嵌有用于吸附吊杆的第一电磁铁,每根所述吊杆的顶端侧壁均设有弧形导向杆,每根所述弧形导向杆的尖端均固定设有铁质球型块,每个所述矩形缺口的内腔顶端均开设有与每根弧形导向杆和铁质球型块自由滑动的弧形槽,每个所述弧形槽的内腔远离开口的一侧侧壁设有第二电磁铁。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每个第二电磁铁均通过导线连接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通过导线连接有MCU,每个所述吊杆的外壁底端均内嵌有与导向套筒的内腔侧壁贴合的压力传感器,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口均与MCU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的底端面设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边缘位置开设有若干根均匀间隔分布的安装孔。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子电器生产用良品检测用摆杆的摆动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A1、利用螺栓贯穿安装盘的每个安装孔,便于将支撑柱固定在质检装置的检测口下方,将待质检的电子电器摆放第一导料板上,利用质检装置对途径检测口的电子电器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雷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雷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9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