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易结垢的碱液冷却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0329.5 | 申请日: | 202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8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顾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云花色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20 | 分类号: | D06B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易 结垢 冷却 回收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不易结垢的碱液冷却回收装置,包括废水存储箱、清水存储箱、热交换组、废水抽送泵和废水输送管道、清水抽送泵和清水输送管道;还包括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电连接有检测模块,中央控制装置包括显示模块;检测模块包括废水初温检测单元、清水初温检测单元、废水终温检测单元、清水终温检测单元;检测模块还包括废水流量检测单元、清水流量检测单元;检测模块还包括废水压力检测单元,以及清水压力检测单元;中央控制装置还包括废水热量计算模块,以及清水热量计算模块;本申请具有便于使用者对设备运行状态和废水热处理效果进行监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废水热能回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不易结垢的碱液冷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印染行业的丝光工艺中,会排出大量40摄氏度到90摄氏度之间的含碱液的废水,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工厂一般会将上述含碱液的废水进行回收利用,但是直接将排出的含碱液废水进行利用时,会出现结垢现象,因此一般会对上述含碱液的废水进行降温处理之后再利用。
相关授权公告号为CN20457488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废水热能回收系统,包括热交换装置和用于存储高温废水的真空储罐,热交换装置由多根热交换器串联构成,热交换装置首尾两端的外管上设有清水进口和清水出口,其中清水进口连接外部供水系统;热交换装置上设置有污水出口和污水进口,污水进口通过离心泵连通于真空储罐;通过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水存储于真空储罐内,然后通过离心泵将真空储罐内的高温废水抽送至热交换装置内,与此同时,从外部调取清水进入热交换装置,高温废水和冷清水在热交换装置中遵循热力学循环远离,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废水中的热能通过表面热传递高效率地转换给冷清水,既能够使废水达到可回收利用的温度,也能够使冷清水达到工厂使用的温水温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使用上述废水热能回收系统对废水进行降温的过程中,使用者不便于设备运行状态和废水热处理效果进行监测,使用体验度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废水热能回收系统中存在的使用者实难以对废水处理效果进行实时检测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不易结垢的碱液冷却回收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不易结垢的碱液冷却回收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不易结垢的碱液冷却回收装置,包括废水存储箱、清水存储箱、热交换组、废水抽送泵和废水输送管道、清水抽送泵和清水输送管道;还包括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电连接有检测模块,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显示检测模块所检测数据的显示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废水处理前温度的废水初温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清水处理前温度的清水初温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废水处理后温度的废水终温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清水处理后温度的清水终温检测单元;
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用于检测废水输送管道流量的废水流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清水输送管道流量的清水流量检测单元;
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用于检测废水输送管道水压的废水压力检测单元,以及用于检测清水输送管道水压的清水压力检测单元;
所述中央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计算热处理后废水热量的废水热量计算模块,以及用于计算处理后清水热量的清水热量计算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检测废水输送管道以及清水输送管道的管道水压,以便操作者实时了解管道压力数据;通过对热处理前后的废水的温度以及热处理前后的清水温度进行检测,以便于使用者了解废水和清水的热交换效果;通过废水热量计算模块对处理后废水热量进行计算,计算方式为废水处理前后的温差乘以废水流量;同理可计算出处理后的清水热量,以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废水热量和清水热量进一步对热处理效果做出评判;即不仅能够使得使用者知晓处理后的废水是否满足再利用的标准,同时也能够了解热交换组、废水输送管道以及清水输送管道的工作状态和性能优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云花色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云花色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0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