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渣余热利用装置及其运行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0550.0 | 申请日: | 202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1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钟赛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赛梅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C21B3/08;C21B3/1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405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渣 余热 利用 装置 及其 运行 方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渣余热利用装置及其运行方式,属于回收利用设备领域。本发明技术方案要点:首先通过将辊压机辊压破碎后的高温块状钢渣排出到运输工具上;接着通过运输工具将高温块状钢渣运至高处,并通过高温块状钢渣取热装置的入料口装入高温块状钢渣取热装置中;随后风机送风,通过高温块状钢渣取热装置的布风装置将冷空气送入高温块状钢渣取热装置内部并与其内的高温钢渣进行换热;再然后换热升温后的高温空气从高温块状钢渣取热装置顶部的热风出口排出后导入到热余热锅炉进行余热利用;接着风机停止送风,将降温后的钢渣从高温块状钢渣取热装置底部出料口排出并装入钢渣槽车。从而实现了钢渣余热的有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回收利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渣余热利用装置及其运行方式。
背景技术
钢渣辊压破碎-余热自解有压热闷工艺技术,在我国首次实现了钢渣处理的连续化、设备化和自动化,其处理过程主要分两步:约1400℃的高温熔融钢渣进入辊压破碎区,在辊压破碎的同时打水冷却。经过辊压破碎冷却后的钢渣约800℃;约800℃的钢渣进入有压热闷罐(7),在密闭的环境下间断式打水冷却,完成钢渣粉化,渣、钢分离等过程。在有压热闷环节,钢渣入罐温度大于300℃即可满足工艺需求,过高的入罐温度不仅延长有压热闷时间,同时容易产生安全问题。
从辊压破碎冷却后的800℃的钢渣,到有压热闷环节钢渣入罐温度300℃的工艺需求之间,有500℃的温差,具有很高的余热利用潜力。
因此,有必要在钢渣辊压破碎-余热自解有压热闷工艺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钢渣余热利用装置来实现高温块状钢渣的余热利用,节能的同时,降低有压热闷环节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渣余热利用装置及其运行方式本发明,对于钢渣辊压破碎-有压热闷技术装备,从辊压破碎冷却后的800℃的钢渣,到有压热闷环节钢渣入罐温度300℃的工艺需求之间,有500℃的温差,由此实现此温度段的高温块状钢渣的余热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渣余热利用装置;所述钢渣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辊压机、运输工具、风机、高温块状钢渣取热装置、钢渣槽车、余热锅炉和有压热闷罐;所述辊压机设置在运输工具的入料端,用于将辊压机辊压破碎后的高温块状钢渣排出以输送到运输工具,所述运输工具的出料端连接高温块状钢渣取热装置的入料口,用于将高温块状钢渣装入高温块状钢渣取热装置中;风机与高温块状钢渣取热装置的布风装置连接,用于将冷风输送到高温块状钢渣取热装置中以与高温块状钢渣进行热交换,高温块状钢渣取热装置的热风出口连接余热锅炉,用于将热交换后的高温气体导入余热锅炉进行余热利用;钢渣槽车设置在高温块状钢渣取热装置的底部并可在高温块状钢渣取热装置和有压热闷罐之间移动,用于将从高温块状钢渣取热装置底部排出的钢渣运送至有压热闷罐。
其中,所述运输工具为所述高温块状钢渣连续上料装置,其中运输工具的入料端位于低处,出料端位于高处。
其中,辊压机具有出口,所述出口位于辊压机的底部,并位于运输工具的入料端上部。
其中,所述运输工具为链式运输工具。
其中,高温块状钢渣取热装置具有出料口,出料口位于高温块状钢渣取热装置的底部,并位于钢渣槽车的上部。
其中,热风出口位于高温块状钢渣取热装置的顶部,并通过耐高温管道连接余热锅炉。
其中,所述入料口设置在高温块状钢渣取热装置上部一侧,并面对运输工具的出料端。
一种钢渣余热利用装置的运行方式,采用上述钢渣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辊压机辊压破碎后的高温块状钢渣排出到运输工具上,优选运输工具为高温块状钢渣连续上料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赛梅,未经钟赛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05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