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妇产科护理的康复训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1316.X | 申请日: | 202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8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齐慧;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慧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妇产科 护理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妇产科护理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输出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支撑壳体的内壁限位转动连接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齿轮一,所述转盘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板,所述弧形齿板上的齿牙与齿轮一上的齿牙啮合,所述转轴二上靠近顶部的表面固定套有齿轮二。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市面上缺少能够同时对产后妇女的盆骨以及腹直肌进行恢复性训练的设备,难以为产后妇女提供标准的康复训练动作,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妇产科护理的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妊娠时,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会使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中线——也就是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正常情况下等到产后,腹壁会逐渐恢复,腹直肌会再向中线靠拢,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原先位置。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双胞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或者多次生产等情况时,产后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的称为产后腹直肌分离症。腹直肌分离程度越大,腹部肌肉越弱,对躯干的承托力越小,越是增加后背部肌肉的负担,容易出现腰背痛,进一步限制了其活动、哺乳等日常行为,同时产后患者盆骨会扩大,造成患者身材走样,并且长久以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隐患,因此在生产结束后的恢复训练中,需要加强对腹直肌以及盆骨的训练,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妇产科护理的康复训练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妇产科护理的康复训练装置,具备对腹直肌以及盆骨康复训练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妇产科护理的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输出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所述支撑壳体的内壁限位转动连接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齿轮一,所述转盘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板,所述弧形齿板上的齿牙与齿轮一上的齿牙啮合,所述转轴二上靠近顶部的表面固定套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后侧啮合有齿轮三,所述齿轮三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三,所述转轴三的两端与支撑壳体的内壁限位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二和转轴三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踏板,所述转轴二上靠近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腹直肌训练装置。
优选的,所述腹直肌训练装置包括齿轮四,所述齿轮四的内壁与转轴二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四的后侧啮合有直齿条,所述直齿条的表面贯穿侧板并与侧板滑动连接,所述直齿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斜面块,所述斜面块的斜面上滑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顶部贯穿支撑壳体的上表面并固定连接有坐垫。
优选的,所述压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与支撑壳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斜面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支撑壳体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供滑块左右滑动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斜面块的上靠近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固架,所述加固架的右端与侧板的左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踏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侧挡板,所述传动踏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用户平躺在支撑壳体上,双脚分别放置在传动踏板上,使用户的盆骨以及腹直肌得到辅助性训练,提高用户产后腹直肌以及盆骨恢复训练动作的标准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慧,未经齐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13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