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缆索吊缆塔风缆锚固系统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1389.9 | 申请日: | 202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4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庞庆;武彦杰;单晓东;姜大威;罗永华;李磊;张美佳;牛晓鹏;姚东旭;刘恒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1/00 | 分类号: | B66C21/00;F16G11/1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初向庆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缆索 吊缆塔风缆 锚固 系统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缆索吊缆塔风缆锚固系统及施工方法,两岸缆塔的边跨侧分别设置一锚碇,每个缆塔顶部设置有锚固梁,锚碇与锚固梁间连接有后风缆,两缆塔的跨中侧之间连接有通风缆,通风缆一端直接固定在一缆塔顶部的锚固梁上,另一端通过调索滑车与另一缆塔的塔顶锚固梁固定。本发明的锚固系统采用单侧锚固、单端调索,施工速度快,缩短了调索时间,大幅节约了施工成本,受施工场地环境限制小,且锚固性能可靠,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缆索吊机进行大跨径施工时,缆塔的风缆锚固结构及施工方法,用于缆塔垂直度调整及保持缆塔稳定。
背景技术
大跨径钢结构桥梁施工常采用缆索吊机对钢桁架进行吊装。缆索吊机运行的缆索支撑在两岸的缆塔上,缆塔高度较高,要承受较大的风载,同时缆索吊运行时会对缆塔施加较大的横向拉力,为保持缆塔的稳定和垂直度,需要用缆风索对缆塔进行有效固定。通常是在缆塔两侧设置风缆,风缆一端锚固在缆塔上,另一端锚固在地锚上。地锚一般采用重力式锚碇,由于体积大、占地面积大,缆塔两侧均设置锚碇不仅有时会受施工场地局限,而且施工成本高,调索时间长,影响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缆索吊机缆塔风缆进行锚固的系统及施工方法,能够快速锚固风缆、调节缆塔垂直度,并尽可能降低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缆索吊缆塔风缆锚固系统,两岸缆塔的边跨侧分别设置一锚碇,每个缆塔顶部设置有锚固梁,锚碇与锚固梁间连接有后风缆,其特征在于:两缆塔的跨中侧之间连接有通风缆,所述通风缆一端直接固定在一缆塔顶部的锚固梁上,另一端通过调索滑车与另一缆塔的塔顶锚固梁固定。
上述缆索吊缆塔风缆锚固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两岸缆塔的边跨侧分别设置锚碇,每个缆塔顶部设置锚固梁,在锚碇与塔顶锚固梁间连接后风缆,后风缆一端与锚碇永久锚固,另一端与塔顶锚固梁临时锚固;
(2)在一缆塔顶部锚固梁上连接调索滑车,所述调索滑车包括通过连接板连接的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以及通过连接板连接的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第一定滑轮通过固定钢丝绳与缆塔顶部的锚固梁连接,第二定滑轮与第二动滑轮通过调索钢丝绳连接;
(3)将通风缆一端绕过另一缆塔顶部锚固梁并用绳卡固定;采用牵引索将通风缆另一端牵引至设置调索滑车的缆塔顶部,绕过调索滑车的第一动滑轮后用绳卡固定;
(4)在两个缆塔顶部采用液压千斤顶对两缆塔的后风缆同步进行张拉,张拉后风缆的同时,通过收紧调索滑车上的调索钢丝绳拉紧通风缆;调整后风缆、通风缆的垂度至满足设计要求,并使缆塔两侧受力一致,保持缆塔平衡和垂直度。
本发明只在每个缆塔的边跨侧设置锚碇,两缆塔的跨中侧采用通风缆拉紧,比现有锚固系统节省两个锚碇,优点是单侧锚固、单端调索,施工速度快,缩短了调索时间,大幅节约了施工成本,受施工场地环境限制小,且锚固性能可靠,安全性高,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锚固系统立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锚固系统平面图;
图3是通风缆通过调索滑车与塔顶锚固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通风缆与塔顶锚固梁直接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缆索吊缆塔风缆锚固系统,在两岸缆塔1的边跨侧分别设置一锚碇2,每个缆塔顶部设置有锚固梁3,锚碇2与锚固梁3间连接有后风缆4,两缆塔的跨中侧之间连接有通风缆5,所述通风缆5一端直接固定在一缆塔顶部的锚固梁上,另一端通过调索滑车6与另一缆塔的塔顶锚固梁固定。
所述后风缆采用钢绞线,通风缆采用钢丝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13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