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华收集装置及水华清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2270.3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7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宋菲菲;黄元松;简龙骥;刘学阳;向文良;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3B35/32 |
代理公司: | 成都诚中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0 | 代理人: | 吴飞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装置 清除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华收集装置及水华清除方法,属于水环境治理领域。装置包括:吸盘、收集网、连接机构以及漂浮装置。吸盘包括顶板以及两块侧板,顶板与侧板前端均向外侧倾斜,形成锥形结构,顶板底面设有V型板,V型板前端与侧板贴合,顶板对应V型板底部位置开设有吸料孔,顶板底面设有多块呈扇形布置的扰流板。收集网可拆卸的安装于吸盘后端,收集网设有进料口以及沉积槽。连接机构铰接于吸盘。漂浮装置设有一对,漂浮装置均设有至少两根导杆,吸盘通过支架滑动连接于导杆,吸盘前端位置超出漂浮装置。水华清除方法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水华清除,步骤包括调节吸盘高度以及连接抽水泵。收集水华效率高,并且收集彻底,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环境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华收集装置及水华清除方法。
背景技术
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绿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淡水中蓝藻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通过产生异味物质和蓝藻毒素,影响饮用水源和水产品安全。夏季是蓝藻生长的旺盛季节,通常在夏季时水体中积累的大量蓝藻群体将上浮到水体表面积聚,形成可见的水华,此时也是收集水华的最好时机。水华的防控措施主要有打捞、絮凝除藻和生物控藻等。现有的打捞装置多数采用单一的网捕方式对水华进行打捞,由于形成水华的藻类多数植株体积较小,如果采用粗眼的网,则容易导致藻类漏掉,打捞不净,如果采用细眼的网,虽然可以有效的打捞造,但是用以堵塞网眼,单次打捞量较少,需要不停的清理,比较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华收集装置及水华清除方法。首先通过吸盘对大量的水华进行收集,然后进行过滤脱水处理 ,在吸盘后方设置有收集网,用于收集经吸盘遗漏的少量的水华,通过吸盘和收集网两种收集方式,不仅提高了水华收集的效率,还使水华收集的更加彻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水华收集装置,包括:吸盘、收集网、连接机构以及漂浮装置。
吸盘包括顶板以及两块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板前端均向外侧倾斜,形成锥形结构,所述顶板底面设有V型板,所述V型板前端与所述侧板贴合,所述顶板对应所述V型板底部位置开设有吸料孔,所述顶板底面设有多块呈扇形布置的扰流板。
收集网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吸盘后端,所述收集网设有进料口以及沉积槽。
连接机构铰接于所述吸盘。
漂浮装置设有一对,所述漂浮装置均设有至少两根导杆,所述吸盘通过支架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杆,所述吸盘前端位置超出所述漂浮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吸料孔底部设有多根挡杆,所述挡杆有呈弧形结构,沿所述吸盘的前后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依次分为前段、中段以及后段,所述前段呈等腰梯形结构,所述中段的高度与所述V型板的高度相同,所述后段的高度大于所述V型板的高度,所述V型板的前端位于所述后段内。
进一步的,所述漂浮装置截面呈倒置的三角形,内部为空心结构,采用塑料经一体浇注成型,浇注时同时形成了盲孔,所述导杆设于所述盲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V型板后端连接有圆弧挡板,所述圆弧挡板的内壁直径与所述吸料孔的内径相同,所述圆弧挡板的高度与所述V型板的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呈“Z”型结构,底部连接于所述吸盘,上端设有圆管,所述圆管垂直于所述吸盘上表面,所述导杆穿设于所述圆管内部,所述圆管侧壁穿设有至少两颗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采用尾部为蝶形结构的螺钉。
进一步的,所述吸盘对应所述吸料孔的位置安装有连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22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