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既有建筑物群下增建地下空间的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2272.2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9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麦小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劲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06;E02D29/02;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既有 建筑物 增建 地下 空间 支护 结构 | ||
1.一种既有建筑物群下增建地下空间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立柱(1)和设于相邻两立柱(1)之间的支护板(2),所述支护板(2)的相对两端抵接在相邻两立柱(1),所述支护板(2)与立柱(1)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支护板(2)靠近立柱(1)的侧壁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排水孔(22),所述支护板(2)的底部设有汇集孔(25),所述排水孔(22)与汇集孔(25)相连通;所述支护板(2)的正下方设有与汇集孔(25)连通的集水箱(6);所述集水箱(6)设有用于提示集水箱(6)内水量情况的提示组件;
所述支护板(2)相对两端均朝竖直方向间隔设有滑移块(21),相邻两立柱(1)相对的两侧设有供滑移块(21)滑动的滑移槽(11),所述滑移槽(11)朝支护板(2)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抵压杆(3)和固定板(32),所述抵压杆(3)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与滑移块(21)靠近滑移槽(11)的槽口一侧抵接的抵压块(31),所述固定板(32)滑动套设在抵压杆(3),所述固定板(32)通过螺栓安装于立柱(1)的侧壁;
所述抵压杆(3)靠近支护板(2)的一侧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对加强杆(33),每对的两所述加强杆(33)的相对两端分别安装于抵压杆(3)与支护板(2);每对的两所述加强杆(33)与支护板(2)围成三角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物群下增建地下空间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组件包括:漂浮于水面的漂浮体(61)和连接于漂浮体(61)的指示杆(62),所述指示杆(62)远离漂浮体(61)的一端朝竖直向上延伸出集水箱(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物群下增建地下空间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6)的箱顶设有抽水口(64),所述抽水口(64)处设有用于供抽水管伸入集水箱(6)的套筒(65),所述套筒(65)设有密封抽水口(64)的封闭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物群下增建地下空间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组件包括:盖设于套筒(65)远离抽水口(64)一端的盖板(66)、安装于套筒(65)外侧壁的安装块(67),所述盖板(66)的一端铰接于套筒(65)远离安装块(67)的一侧,所述安装块(67)设有用于将盖板(66)远离铰接处一端锁定在安装块(67)的锁定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物群下增建地下空间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安装于立柱(1)、另一端朝远离立柱(1)的方向向下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物群下增建地下空间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缓冲座(5)、滑移式安装于缓冲座(5)的缓冲块(51)和设于缓冲块(51)相对两侧的弹性件(52),所述缓冲块(51)朝垂直于立柱(1)排列方向滑动;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铰接于立柱(1)、另一端铰接于缓冲块(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物群下增建地下空间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2)远离抵压杆(3)的一侧设有海绵层(7),所述海绵层(7)通过连接件拆卸式安装于支护板(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物群下增建地下空间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设于海绵层(7)靠近支护板(2)一侧的燕尾块(71),所述燕尾块(71)朝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支护板(2)设有供燕尾块(71)卡入的燕尾槽(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劲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劲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22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