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小零件孔口精整加工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2584.3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2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姚琳;强俊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D19/08 | 分类号: | B21D19/08;B21C5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71007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微小 零件 孔口 加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小零件孔口精整加工的装置及方法。所述加工装置加工过程中,该装置安装于冲压机床上,该装置包括定位底座、压杆、限位尺、限位模块、固定螺钉、限位卡环、百分表架、百分表,将待加工微小零件装入定位底座的平底孔内,通过冲压机床主轴带动压杆挤压钢球实现孔口的精整加工。加工时,通过冲压机床的限位装置进行粗定位,再通过百分表实现压杆行程的准确定位,保证孔口精整加工后的一致性。本发明高效地解决了待加工微小零件孔口精整加工时效率低和质量不稳定的问题,直观、准确,加工合格率达到100%,一致性控制在0.01mm以内,完全满足图样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待加工微小零件孔口精整加工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微小零件(总长<2.5mm,最大外径<3mm)端面小孔(直径<0.6mm)孔口精整加工的质量及一致性要求极高,精整加工后孔口倒圆深度直接决定产品的密封性能与响应时间,精整加工后孔口倒圆深度要求在0.15±0.01mm范围内才可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传统加工方法:在冲压机床主轴上装入冲压头,冲压头挤压钢球对微小零件的端面小孔孔口进行精整加工,操作者凭经验判断冲压头的运动行程以控制孔口倒圆深度。由于微小零件尺寸小,加工中不易夹持与固定,容易出现精整加工后孔口倒圆偏心的现象从而造成零件报废。另外,仅凭操作者经验控制,精整加工后孔口倒圆深度一致性差,远大于一致性在0.02mm以内的要求,难以满足性能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方法的不足,采用一种用于待加工微小零件孔口精整加工的装置及加工方法,实现精整加工后孔口倒圆深度一致性的准确控制,保证加工后一致性在0.01mm以内,完全满足指标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待加工微小零件孔口精整加工的装置,加工过程中,该装置安装于冲压机床上,微小钢球10置于待加工微小零件9孔口中心位置,该装置包括定位底座1、压杆2、限位尺3、限位模块4、固定螺钉5、限位卡环6、百分表架7、百分表8,冲压机床具有工作平台、固定于工作平台上表面的工作平台支架、位于工作平台上方的冲压机床主轴、与冲压机床主轴上部相连的冲压机床主轴箱,冲压机床主轴下部具有夹头,冲压机床主轴与冲压机床主轴箱连接处设有大端面;
所述定位底座1固定于冲压机床工作平台上,其上端面开设有平底孔,所述平底孔与待加工微小零件9最大外径适配,用于放置并定位待加工微小零件9,安装后需确保待加工微小零件9孔与冲压机床主轴同轴;
所述压杆2由上向下依次设有三处台阶外圆,分别记为第一处台阶外圆、第二处台阶外圆、第三处台阶外圆,所述第一处台阶外圆与冲压机床主轴夹头相连,所述第二处台阶外圆的上端面与冲压机床主轴夹头下端面贴紧以实现定位;加工过程中,所述第三处台阶外圆下端面冲压微小钢球10对待加工微小零件9孔口进行精整加工;
所述限位尺3竖直固定于冲压机床主轴大端面上表面,随冲压机床主轴上下运动;所述限位模块4为U型结构,其U型部穿过所述限位尺3,并通过固定螺钉5固定在所述限位尺3上;所述限位卡环6为环状结构,其套穿过限位尺3并固定于冲压机床主轴箱侧壁上,所述限位卡环6与所述限位模块4配合相对运动,实现加工过程的冲压机床主轴运动限位,防止精整加工时控制不稳定造成孔口倒圆深度过大;
所述百分表8通过所述百分表架7固定在冲压机床工作平台支架上,所述百分表8的测量球头与冲压机床主轴上的大端面的下表面接触,以实现加工过程中对机床主轴位移的准确控制,消除限位尺的分辨率误差以及限位模块的限位误差。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底座1固定于冲压机床工作平台上,位于冲压机床主轴正下方。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底座1下端面开设有平底矩形槽,平底矩形槽的设置使定位底座1与冲压机床工作平台的接触面积减小,提高定位底座1的定位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25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