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榨油用的离心浮选分层式油水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2716.2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8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含山县全味调味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C11B3/00;C11B3/16;B01D36/00;B30B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81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榨油 离心 浮选 分层 油水 分离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法榨油用的离心浮选分层式油水分离器,包括分离筒体,分离筒体顶壁设进料斗和固定磨盘,固定磨盘通过圆柱块卡接在旋转磨盘的圆形凹槽中,进料斗依次通过锥形孔、第一斜通孔及第二斜通孔连通连接管,连接管连通过滤瓶体;过滤瓶体通过圆柱环、支撑臂、轴套连接旋转轴;固定磨盘外壁套接圆筒罩体,圆筒罩体与分离筒体形成环形腔体结构,环形腔体结构通过溢流管连接分层筒体,分层筒体设过滤网、出油管及返料管,分离筒体下部连通补水管及提升泵。本发明将石磨压榨和水代提取结合,将一次榨油物料渣的剩余油脂榨出后并提取分层后,得到较低含水率的二次榨油产品,是对现有榨油工艺的有效改进,适宜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代法植物油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法榨油用的离心浮选分层式油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水代法是生产芝麻香油最常见的传统方法,是利用油料中非油成分对油和水的亲和力不同以及油和水的比重不同来进行油水分离的,其过程是这样的:把筛洗好的芝麻在锅中炒酥,再用石磨将芝麻磨成细麻酱坯,然后按比例将油坯和开水放入锅中,通过搅拌、沉淀后把油替出来,通过长时间的震动和用重铜锤打轧的方法,将残油与麻渣分开。
水代法制备的植物油产品中含水率较高,需要进行水油分离。现有除水方法主要利用振荡分油,将包裹在其中的分散油脂分离出来,接着再进行撇油收集处理也易进行,目前来看除水效率还处于较低水平。
另一方面,植物谷仁在经过一次榨油后,都会产生大量的物料渣,无论是采用何种榨油工艺,一次榨油物料渣中的含油量仍然较多,也需要进一步榨取来提高油脂提取率。
基于以上两点要求,本发明试图提出一种可处理一次榨油物料渣并可以进一步进行油水分离的设备,以兼顾提高油脂提取率并降低产品含水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湿法榨油用的离心浮选分层式油水分离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湿法榨油用的离心浮选分层式油水分离器,包括分离筒体,分离筒体为直立筒状,分离筒体顶壁上表面中心连通有进料斗,分离筒体顶壁下表面中心固设有固定磨盘,固定磨盘底部固设有圆柱块,固定磨盘设有与进料斗底端出口相连通的锥形孔,圆柱块侧壁设有环形分布的第一斜通孔,锥形孔顶端开口与进料斗底端出口相连通,锥形孔底端的侧部与第一斜通孔顶端相连通,第一斜通孔底端出口设在圆柱块的侧壁上;
固定磨盘下方设有旋转磨盘,旋转磨盘顶面中心开设有与圆柱块配合的圆形凹槽,固定磨盘底面、圆柱块外壁、旋转磨盘顶面及圆形凹槽内壁均为磨石面且等距开设有细条沟槽,便于对一次榨油物料渣进行磨碎并榨出植物油,第一斜通孔朝向圆形凹槽的内侧壁,圆形凹槽的底壁四周开设有环形分布的第二斜通孔,第二斜通孔的底端出口伸出旋转磨盘底面且连通有连接管;
连接管底端出口连通在过滤瓶体的顶端处,旋转磨盘底面中心固接有旋转轴,旋转轴底端连接有电机,电机外壳的两侧固接在电机室的内侧壁上,电机室固设在分离筒体底壁上表面中心处,旋转轴伸出电机室的部分轴壁通过平键固接有轴套,轴套外侧壁固接有支撑臂,支撑臂远离轴套一端固接有圆柱环,过滤瓶体的颈部设有与圆柱环卡接配合的环形槽,过滤瓶体的主体部分为筛孔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含山县全味调味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含山县全味调味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27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快夹联锁插接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