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融合效果的反向验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2808.0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6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娟;王鑫;汪玉;赵龙;胡世骏;郑高峰;秦丹丹;刘丽;李龙跃;高博;郑国强;李金中;王潇;孙伟;李博;卞真旭;金雨楠;钱光超;仇茹嘉;史伟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F16/36;G06N5/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杨燕珠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融合 效果 反向 验证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融合效果的反向验证方法,涉及电网融合的技术领域,以解决实体融合的质量不高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对配网网架拓扑关系的构建,将多个系统实体的数据进行融合;对融合的结果进行基于层次化推理的反向验证;得到验证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提升融合效果的反向验证,使得在电网中实体的融合可以更加准确,反馈融合的效果,在工作人员进行实体融合是参照反馈的结果,调整融合方法,使得融合的结果更加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融合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融合效果的反向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配网业务系统主要包括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设备(资产)运维精益化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各系统存分别存储了变电站、线路、变压器等网架结构,不同系统的实体匹配主要通过人工手动核查匹配,效率和准确率很难保证。
现提出了针对多系统配网实体融合的思路,将提高营配贯通工作的效率并保证实体和关系的可靠性。与传统方法相比较,由自动化代替手工核查匹配,减少了人为参与,降低了成本,也使得融合质量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融合效果的反向验证方法,以解决实体融合的质量不高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融合效果的反向验证方法,包括:
配网网架拓扑关系的构建,将多个系统实体的数据进行融合;
对融合的结果进行基于层次化推理的反向验证;
得到验证结果。
可选的,配网网架拓扑关系的构建,包括对多个不同源的网架进行知识抽取。
可选的,所述将多个系统实体的数据进行融合,包括:使用加权语义相似度将实体中的信息进行统一处理。
可选的,所述使用加权语义相似度,还包括:寻找多个异构本体之间的关系。
可选的,所述寻找多个异构本体之间的关系,包括:
建立相应的映射;
进行多个异构本体的融合;
形成多个知识图谱本体模型;
将多个知识图谱本体模型,使用加权算法进行融合。
可选的,所述对融合的结果进行基于层次化推理的反向验证,包括:
使用算法得到已经融合的实体中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
使用算法反推将关系路径的信息融入其中;
根据关系路径和节点之间关系的繁体得到节点之间融合的效果百分比。
可选的,所述使用算法得到已经融合的实体中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包括:定义类型、属性、数据模型、类型映射函数和属性映射函数。
可选的,所述使用算法反推将关系路径的信息融入其中,包括:使用动态规划算法进行节点验证。
可选的,所述使用算法反推将关系路径的信息融入其中,还包括:利用模型和算法获得验证的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提升融合效果的反向验证,使得在电网中实体的融合可以更加准确,反馈融合的效果,在工作人员进行实体融合是参照反馈的结果,调整融合方法,使得融合的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升融合效果的反向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游走算法的部分伪代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28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