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门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3527.7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7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唐仙强;王荣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凯德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15/00;E05B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红阳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门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门锁装置,包括室外门锁、门把手、识别模组、数码按键、液晶屏、驱动器、离合器、主动轮以及控制线路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驱动器设置有弧状托环,所述托环设置有第一托杆和第二托杆,所述第一托杆与第二托杆之间形成滑槽;所述离合器设置有顶针,所述顶针通过镶套活动设置在离合器主体上,所述顶针靠近弧状托环一端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可随托环上下运动,也可在托环的滑槽内做弧形滑动。因此在智能锁被敲击时,驱动器上的托环拉住离合器的顶针,使顶针不受外力的影响而跳动,从而使智能锁不能在被敲击时被开启,更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门的附属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锁方便,快捷的体验深受大家的欢迎,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智能锁存在一个缺陷,就是驱动器上的托环与离合器上的顶针处于靠近接触但不处于可连接状态,在敲击门锁时顶针会出现跳动现象,导致顶针使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此状态时转动门把手便可开启门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在发生火灾时智能锁背火面不能开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门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智能门锁装置,包括室外门锁、门把手、识别模组、数码按键、液晶屏、驱动器、离合器、主动轮以及控制线路板,所述驱动器与离合器相邻,所述主动轮可活动设置在离合器内;
所述驱动器设置有弧状托环;所述托环设置有第一托杆和第二托杆,所述第一托杆与第二托杆之间形成滑槽,所述第一托杆和第二托杆通过连接杆与驱动器的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
所述离合器设置有顶针,所述顶针活动设置在离合器主体上,所述顶针靠近弧状托环一端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卡入滑槽内并可随托环上下运动,也可在托环的滑槽内做弧形滑动;
所述的主动轮设有定位槽,所述顶针伸进定位槽时,所述主动轮与离合器主体可同步转动;所述离合器主体转动时驱动顶针的卡槽在托环的滑槽内做弧形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托环的第一托杆和第二托杆一端或/和两端处于闭合状态或开口状态。
更进一步的,所述托环的第一托杆和第二托杆两端处于开口状态,并且两端均设置设置有圆角或斜角,所述顶针的卡槽随着的离合器旋转可从驱动器上的托环两端进入滑槽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为锌合金或铸钢材料,并且所述主动轮上还设置有驱动轴孔,所述驱动轴孔用于安装驱动轴,驱动门锁开启。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托杆和第二托杆由高分子材料制成或铜材料制成。
更进一步的,所述顶针上还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离合器主体之间设置复位弹簧,所述顶针通过镶套活动设置在离合器主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智能锁被敲击时,驱动器上的托环拉住离合器的顶针,使顶针不受外力的影响而跳动,从而使智能锁不能在被敲击时被开启,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室外锁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例室外锁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例驱动器、离合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例托环两端开口状态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例托环两端开口状态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例托环两端开口状态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例托环两端开口状态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例离合器、主动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凯德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凯德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35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驱蚊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