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CRC-GL7制冷器的300mK吸附制冷自动降温优化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4057.6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8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谭思远;姚骑均;史生才;段文英;吕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
主分类号: | F25B15/00 | 分类号: | F25B15/00;F25B49/04;G05B11/42;F25B43/00;H05B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金子娟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rc gl7 制冷 300 mk 吸附 自动 降温 优化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CRC-GL7制冷器的300mK吸附制冷自动降温控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CRC-GL7制冷器的制冷阶段划分为7个阶段:预冷准备阶段、预冷阶段、4He液化制冷准备阶段、4He液化制冷阶段、3He液化制冷准备阶段、3He液化制冷阶段和再循环阶段;
S2: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T,读取8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读数,并对4K冷板的温度值进行低通滤波,用以去除冷板温度值中固有的高频周期性抖动;
所述的8个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采集以下参数:3He炭泵温度TP3、3He炭泵的热流开关温度TS3、4He炭泵温度TP4、4He炭泵热流开关温度TS4、4K冷板温度T4.2K、2.2K冷级温度T2.2K、0.8K冷级温度T0.8K和0.3K冷级温度T0.3K;
S3:将当前时刻t获得的低通滤波后的4K冷板温度T4.2K,以及其它7个温度传感器反馈的读数,同t-T时刻制冷器所处的制冷过程结合起来,判断当前t时刻制冷器所处的制冷阶段;
S4:若当前判断的制冷过程处于预冷准备阶段,则继续保持所有的3He炭泵和4He炭泵加热功率为0,3He炭泵热流开关和4He炭泵热流开关加热功率为0;
S5:若当前判断的制冷过程处于预冷阶段,则采用PID算法动态控制3He炭泵和4He炭泵的加热功率,使得3He炭泵的温度TP3上升到40K±2K,4He炭泵温度TP4上升至40K±2K,并保证在此过程中4He和3He炭泵的热流开关温度不上升过快,控制其上升速度低于0.05K/S的增速,并确保TS3和TS4均不大于10K,4K冷板温度T4.2K小于6.8K;
S6:若当前判断的制冷过程处于4He液化制冷准备阶段,则进一步采用PID算法动态控制3He炭泵和4He炭泵的加热功率,保持3He炭泵的温度在40K±2K,4He炭泵的温度在50K±2K,并等待0.3K冷级温度T0.3K降至4K冷板温度T4.2K附近,这一条件量化为T0.3K-T4.2K≤0.5K,且4K冷板温度T4.2K降至5.2K以下;
S7:若当前判断的制冷过程处于4He液化制冷阶段,则需要进一步判断4He液化是否完成;
倘若4He液化已经完成,则进入3He液化制冷准备阶段;若4He尚未完成,则采用PID算法继续控制3He、4He炭泵的加热功率,维持3He炭泵的温度在45K±1K,4He炭泵温度在60K±1K,来精细控制4He的液化程度;
判断4He液化是否完成的条件是:4K冷板温度降至3.6K以下,或者4K冷板温度降至4K以下的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
S8:若当前判断的制冷过程处于3He液化制冷准备阶段,则关闭4He炭泵加热,待4He炭泵温度TP4因漏热而开始下降后,再打开4He炭泵的热流开关,并采用PID算法控制4He炭泵热流开关的加热电压,使得TS4先上升至15K,然后以不超过0.1K/s的增速缓慢地由15K上升到24~25K,并确保在此过程中热流开关温度TS3小于11K,4K冷板温度超过6K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S9:若当前判断的制冷过程处于3He液化制冷阶段,则关闭3He炭泵加热,等待3He气体完成液化;
当3He炭泵的温度下降超过了1K或等待的时间超过10分钟后,开始控制打开3He炭泵的热流开关,并采用PID算法控制该热流开关的加热功率,使得该热流开关的温度TS3逐渐升高到25K,0.3K冷级逐步降至300mK以下;
S10:若当前判断的制冷过程处于再循环过程,则关闭3He炭泵热流开关和4He炭泵热流开关,待热流开关均关闭以后,采用PID算法控制3He炭泵和4He 炭泵的加热功率,确保不致使4K冷板温度T4.2K小于6.8K的情况下,实现TP3和TP4迅速回温至40~45K;
S11:回到步骤S2读取t+T时刻8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读数,进行t+T时刻制冷状过程阶段判定和相应的制冷过程控制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未经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40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解酒保健饮料以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矸石识别方法和矸石自动分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