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肌球蛋白1b作为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和治疗靶标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894303.8 申请日: 2020-08-31
公开(公告)号: CN111979311A 公开(公告)日: 2020-11-24
发明(设计)人: 熊裕焱;闫媛;牛芳林;于怡;王迓君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83 分类号: C12Q1/6883;C12N7/01;C12N15/113;A61K45/00;A61K31/7088;A61P9/10
代理公司: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代理人: 胡乐
地址: 710069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肌球蛋白 作为 动脉粥样硬化 诊断 治疗 靶标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出了肌球蛋白1b作为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和治疗靶标的应用。通过检测受试者血液中肌球蛋白1b的表达水平判断其是否患有动脉粥样硬化,若该血液样本中肌球蛋白1b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高表达),则该血液样本主体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具有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另外,通过靶向肌球蛋白1b基因或者蛋白可实现减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基于该靶标开发新型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奠定了基础,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治疗靶标。

技术背景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炎症疾病,其特征在于血管内有由脂肪、胆固醇、钙和纤维蛋白等物质组成的斑块。当斑块堆积时,使动脉内的通道变窄,斑块可能会部分或完全阻止血液流经心脏,大脑,骨盆,腿,手臂或肾脏的大或中型动脉,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中风、颈动脉疾病、周围动脉疾病和慢性肾病等的主要因素,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和药物靶标的开发和研究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热点。

随着全球老龄化人口的迅速增加,衰老相关性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呈现出日益严重的流行态势,其主要发病人群是中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到2030年,全球大约20%的人口将达到65岁以上,在这个年龄段,心脑血管疾病将占据所有死亡因素中的40%左右,因此,开发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和新药物靶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血管内皮细胞为衬贴于血管最内层的连续单层扁平细胞,它不仅是血液和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种屏障,还能分泌多种调节血管功能的活性物质,在维持血管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衰老,功能障碍和炎症因子释放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加或出现应激条件刺激时,血管内皮细胞会发生衰老,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表现出明显的内皮功能障碍特征,如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增加、NO下降、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表达水平升高,同时伴随着促炎症因子如TNF-α、MCP-1、IL-6和IL-8等的上升。源自内皮细胞的NO是血管和组织灌注的扩张剂,可以调节内皮细胞的分裂和存活,同时具有抑制炎症细胞粘附于内皮细胞、破坏促炎性细胞因子诱导的信号传导以及保护血管和心脏等作用。另外,内皮细胞衰老引起ROS水平升高,导致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解偶联(eNOS-uncoupling)和NO失活,从而引起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最终引起血管老化和功能紊乱。粘附分子(VCAM-1,ICAM-1)在内皮细胞膜上的表达增加和促炎症因子的释放,使更多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以及B和T淋巴细胞参与了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加剧血管功能障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进程。因此,延缓血管内皮细胞衰老、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减少炎症因子释放逐渐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新型药物开发的热点。

目前,动脉粥样硬化的识别诊断主要借助于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等,由于血管不断移动,成像质量不稳定,会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影像学的检查具有的一定的辐射,使许多患者不愿意做过多次数的CT和MRI。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数量也将急剧增加,简化、快速和准确地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另外,目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以及发生发展的机制仍不清楚,仍然缺乏准确诊断彻底地、高效地准确诊断和根治这一疾病的防治措施和药物。因此,寻找和开发新型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生物标志物和药物治疗靶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当前动脉粥样硬化领域亟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43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