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絮状纤维粉末混杂芯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4979.7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3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东;马汝军;吕云红;东为富;张胜文;朱相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8 | 分类号: | C04B38/08;C04B26/12;C04B26/16;C04B28/26;C04B26/28;C04B26/04;B28B3/00;B28B1/5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张仕婷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絮状 纤维 粉末 混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絮状纤维粉末混杂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絮状纤维粉末混杂芯材配方比例按重量份计如下:短切丝1~20份、气相二氧化硅20~50份、隔热填料15~40份、遮光剂10~20份和胶黏剂1~10份;
所述芯材的平均孔径为100~250nm;
所述胶黏剂的基础配方由水性酚醛树脂和/或水性聚氨酯构成;
所述短切丝是玻纤短切丝和粘胶短切丝中的一种或此两种按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气相二氧化硅为亲水型;
制备步骤如下:
(1)纤维粉末的混合:将短切丝、气相二氧化硅、隔热填料和遮光剂按质量比1~20:20~50:15~40:10~20的比例混合,在容器内利用搅拌桨对其机械预搅拌0.1~10min,获得纤维粉末混合料;
(2)絮状胚料的制备:将胶黏剂溶解于水中,混合、搅拌,并将其通过雾化装置喷洒在步骤(1)所得纤维粉末混合料表面,混合搅拌0.1~10min,获得絮状胚料;
(3)压制胚料的制备:将步骤(2)所得絮状胚料放入金属模具中,利用压机对其进行多次分级加压;根据需要调节压制速度及压缩比,以完成柔性加压;在压制过程中或压制结束后在絮状胚料的表面开孔或不开孔,获得相应形状的压制胚料;
所述分级加压具体分2~4次分级加压,每级加压的保压时间为0.1~5min,加压后的下一级加压压力递增,每级的加压压力为0.1~5.0MPa;
(4)压制胚料的脱模与推出:将步骤(3)所得压制胚料脱模、顶出与推出机外,得到絮状纤维粉末混杂芯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絮状纤维粉末混杂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纤短切丝的平均直径为8~14μm,平均长度为3~12mm;
所述粘胶短切丝的平均直径为2~14μm,平均长度为2~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絮状纤维粉末混杂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二氧化硅比表面积为120~300m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絮状纤维粉末混杂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填料的堆密度低于300kg/m3,具体为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膨胀玻化微珠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例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絮状纤维粉末混杂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剂为炭黑和SiC粉末中的一种或此两种按任意比例混合,所述炭黑粉末的CTAB吸附比表面积≤200m2/g,着色强度≥90%;所述SiC粉末的纯度≥90%,平均粒径为0.1~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絮状纤维粉末混杂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容器具体为圆桶状容器,机械预搅拌转速为5~1800r/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絮状纤维粉末混杂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金属模具为平板状或弧状,压制成型的保压时间为0.1~5min,加压时的压板温度为150~2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絮状纤维粉末混杂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喷洒在纤维粉末混合料表面的胶黏剂经步骤(3)和步骤(4)后附着在絮状纤维粉末混杂芯材上的质量分数为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49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笼绞机阻水电缆充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图书馆借阅查询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