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聚氯乙烯护套屏蔽控制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5332.6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9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余学东;张常兵;王红;田东升;刘忠发;刘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信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17;H01B7/42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俊晓 |
地址: | 23831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联 聚乙烯 绝缘 阻燃 聚氯乙烯 护套 屏蔽 控制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聚氯乙烯护套屏蔽控制电缆,包括外套,所述外套内固定套接有阻燃套,所述阻燃套的内壁上固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另一端固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开设有空腔一,且支撑块上滑动套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固接有承压块,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延伸至空腔一内,且传动杆的伸入端上安装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底面安装有弹簧一;本发明能够充分缓解外界压强的压迫,使得电缆内部的屏蔽层不易损坏,使得电缆的屏蔽效果不变,确保了电子装置的正常工作,且能够使得电缆的散热效果提高,使的电缆长期使用后产生的高温得以分散,保护了屏蔽层,提高了屏蔽层的使用寿命,使得电缆的实用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屏蔽控制电缆领域,具体的是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聚氯乙烯护套屏蔽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屏蔽效果较好的屏蔽控制电缆的屏蔽层是由铜带绕包而成,一般的屏蔽控制电缆体则是由铝箔及铜丝编制金属网构成,而屏蔽层一端接地主要对电场干扰有屏蔽作用,两端接地时能起到高频反射防干扰的作用,但由于其存在网孔和纵向不连续的原因,这种防干扰效果也是有限的。
市场上的一般屏蔽控制电缆受到外界压强压迫时,易使电缆内部的屏蔽层损坏,从而使得控制电缆的屏蔽效果降低,易使电子装置失去正常工作的能力,且一般屏蔽控制电缆的散热效果不佳,长期使用后,电缆的屏蔽层易因高温损坏,缩短了屏蔽控制电缆的使用寿命,带来了电缆实用性降低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聚氯乙烯护套屏蔽控制电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聚氯乙烯护套屏蔽控制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般屏蔽控制电缆受到外界压强压迫时,易使电缆内部的屏蔽层损坏,从而使得控制电缆的屏蔽效果降低,易使电子装置失去正常工作的能力,且一般屏蔽控制电缆的散热效果不佳,长期使用后,电缆的屏蔽层易因高温损坏,缩短了屏蔽控制电缆的使用寿命,带来了电缆实用性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聚氯乙烯护套屏蔽控制电缆,包括外套,所述外套内固定套接有阻燃套,所述阻燃套的内壁上固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另一端固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开设有空腔一,且支撑块上滑动套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固接有承压块,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延伸至空腔一内,且传动杆的伸入端上安装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底面安装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与空腔一的底面固接,且传动板的底面固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另一端固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面接触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空腔一的底面固接,所述传动板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空腔一的侧壁滑动连接,且滑块的顶面安装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另一端与空腔一的顶面固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杆与拉杆分别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压杆和拉杆分别关于传动杆对称设置,所述传动板上滑动套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两端分别与空腔一的两端固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块与阻燃套之间安装有外层,所述外层内固定套接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内固定套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内固定套接有芯体,且屏蔽层的表面固接有导热块,所述导热块的另一端延伸至外层外,且导热块的伸出端上固接有散热套,所述散热套与外层滑动套接,且散热套的顶面固接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外套外,且导热杆的伸出端上固接有散热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板的表面开设有散热槽,且散热板和导热杆内贯通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套接有通风块,所述通风块内开设有孔道,所述孔道的顶端直径大于其底端直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块呈三棱柱设置,所述承压块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承压块均匀分布于支撑块的棱面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块设置有多组,且多组导热块关于芯体均匀分布,所述散热套与导热杆之间存在空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风块的底端位于空隙的正上方,所述孔道与空隙贯通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信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信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53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