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喷淋冷却的反应堆堆内熔融物滞留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5571.1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1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卓;马卫民;元一单;郭强;贾凝晰;李炜;于明锐;王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G21C1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喷淋 冷却 反应 堆堆 熔融 滞留 系统 | ||
1.一种采用喷淋冷却的反应堆堆内熔融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堆压力容器(01)外壁面与保温层(03)之间的堆外环腔(12)内设置若干喷头(04),所述若干喷头(04)围绕在反应堆压力容器(01)的下封头外侧布置,喷头(04)与喷淋注水管线(07)连接,当发生严重事故后,根据事故信号开启喷淋注水管线阀门,将冷却水通过若干喷头以雾化液滴的形式喷向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下封头外表面,将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下封头外表面热量带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喷淋冷却的反应堆堆内熔融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温层(03)外设置高位水箱(10),所述高位水箱(10)与喷淋注水管线(7)连接,在喷淋注水管线阀门开启后,所述高位水箱(10)中的冷却水通过重力驱动经喷头(04)喷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喷淋冷却的反应堆堆内熔融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水箱(10)内的水面标高与所述若干喷头(04)中标高最高者之间的高度差在10m~40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喷淋冷却的反应堆堆内熔融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喷头(04)自上而下分为多层布置,每一层的所述喷头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相邻层间的喷头沿圆周方向交错排布。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采用喷淋冷却的反应堆堆内熔融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喷头(04)设置在喷淋环管(06)上,所述喷淋环管(06)位于所述堆外环腔(12)内的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01)的下封头外侧,喷淋环管(06)与所述喷淋注水管线(07)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喷淋冷却的反应堆堆内熔融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环管(06)为在高度方向上分层的环形管网结构,每层喷淋环管(06)均设有若干与喷头连接的连接管头(14),层间布置有连接管路(15),不同高度的喷淋环管还可以设置区域控制阀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喷淋冷却的反应堆堆内熔融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外环腔(12)的顶部开有蒸汽出口(13),堆外环腔(12)的底部设有堆外环腔疏水管线(11),所述堆外环腔疏水管线(11)的入水口位于所述保温层(03)的最低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喷淋冷却的反应堆堆内熔融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04)的喷嘴轴线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01)的下封头外表面的局部法线重合,从而使所述喷头喷出的射流直喷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下封头外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采用喷淋冷却的反应堆堆内熔融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04)的喷嘴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01)的下封头外表面的距离在3cm~15cm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喷淋冷却的反应堆堆内熔融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喷淋注水管线(07)上的止回阀(08)、安全阀(09),以及设置在所述堆外环腔疏水管线(11)上的疏水隔离阀(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557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