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6968.2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0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龚小强;吴凌壹;卜增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C02F11/14;C02F11/123;B01D21/00;B01D21/01;B01D21/24;B01D21/30;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朱阳波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水 分离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水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水槽内部的斜板沉降装置、排泥装置、排水装置以及消能箱;所述水槽的一端设置有泥水浆进口,另一端设置有排泥口;所述泥水浆进口连接有进浆管道;所述排泥装置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下方;所述排水装置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上方;所述消能箱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与所述水槽的泥水浆进口之间。通过设置消能箱避免了泥水浆对后续工段造成干扰。通过所述絮凝剂加注装置,提升了固液分离效率。利用泥水浆的自身重力流入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使得泥水浆中的余泥与水分离。在整个泥水分离过程中,除了排泥装置需要提供动力外,其他不需要增加动力(自然沉降),节省了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工程渣土、河道底泥和建筑废弃物,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其资源化利用,其中的一道重要的工序便是将最后分离的悬移质(粘粒)与水分开,但是由于技术原因,无法分离净化到悬移质(粘粒)与水分开这一步,而直接排放,不仅浪费了粘粒和水资源,而且也会污染环境。其中,悬移质(粘粒)与水的混合物即为泥水浆。
因此,如何将污泥处理后得到的悬移质与水进行分离净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污泥处理后得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净化效果差的问题。
一种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中,包括:水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水槽内部的斜板沉降装置、排泥装置、排水装置以及消能箱;
所述水槽的一端设置有泥水浆进口,另一端设置有排泥口;所述泥水浆进口连接有进浆管道;所述排泥装置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下方;所述排水装置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上方;所述消能箱设置在所述斜板沉降装置与所述水槽的泥水浆进口之间,用于减缓流入所述斜板沉降装置的泥水浆的动能。
上述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通过设置消能箱将流入水槽内的泥水浆动能得到消弱,避免了泥水浆对后续工段造成干扰。利用泥水浆的自身重力流入所述斜板沉降装置,泥水浆经过斜板沉降装置的物理吸附沉降,使得泥水浆中的余泥与水分离,余泥沉积在水槽的下部,通过排泥装置排出水槽,分离后的水经过排水装置排出水槽。在整个泥水分离过程中,除了排泥装置需要提供动力外,其他不需要增加动力(自然沉降),节省了能源。同时,提升了泥水分离效率。
可选地,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中,还包括:絮凝剂加注装置,所述絮凝剂加注装置包括加注装置本体及与所述加注装置本体连通的管道,所述加注装置本体内存储有絮凝剂;所述管道远离所述加注装置本体的一端与所述进浆管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中,所述消能箱包括底板及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三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之间留有供泥水通过的通道,所述底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0-30度。
可选地,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中,所述斜板沉降装置包括若干个平行的斜板;所述斜板沿水流方向成15-45度角设置。
可选地,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中,所述相邻两个斜板之间的距离为0.3-0.5m。
可选地,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中,所述斜板沉降装置靠近所述消能箱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边缘高于所述斜板沉降装置的上端面。
可选地,所述的泥水浆泥水分离系统,其中,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本体,若干凹槽及排水缓冲部;
所述本体包括进水端及出水端;所述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69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