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离刀闸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6981.8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7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张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修武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杨明环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 ||
本发明属于电力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隔离刀闸,包括支撑架、三相静触头和三相动触头,三相静触头固定于支撑架的立柱上,各相静触头包括绝缘罩、金属连接触头和第一导线,三相动触头通过移动组件滑动连接于支撑架的立柱上,各相动触头包括金属触头、触头固定块和第二导线,三相动触头的触头固定块通过水平的第二连接臂相连,且三相动触头的金属触头相对设于三相静触头的金属连接触头正下方;移动组件包括竖直支杆和水平横梁,支杆通过横梁滑动连接于支撑架上,支杆的下端设有齿轮驱动组件,支杆的上端通过伸缩组件与一相动触头相连。本发明的刀闸三相同期调节,在断电后拉开刀闸的过程中不易产生电弧,避免金属锈蚀,电流导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刀闸。
背景技术
隔离刀闸在变电站的应用非常多,在一次系统中,当开关断开电路电流后,需要用隔离刀闸拉开线路,使线路出现明显的断开点,以便线路的检修和维护。送电时,先合上隔离刀闸,然后用开关送电。
目前的隔离刀闸大都是左右或上下啮合结构,这种设计结构有这样几个缺点:一是调节三相同期比较麻烦;二是在断电后,拉开隔离刀闸的过程中易产生电弧;三是由于裸露在露天环境中,易出现金属锈蚀现象;四是啮合部分接触面小,电流导通能力不充分。鉴于这些弊端,亟需设计一种新的隔离刀闸,克服这些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离刀闸,采用垂直结构,能够充分地实现隔离刀闸的功能,同时也能去掉传统隔离刀闸的弊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离刀闸,包括支撑架、三相静触头和三相动触头,三相静触头通过水平的第一连接臂固定于支撑架的立柱上,各相静触头包括绝缘罩、金属连接触头和第一导线,绝缘罩开口向下,金属连接触头位于绝缘罩内,第一导线与金属连接触头相连;
所述三相动触头通过移动组件滑动连接于支撑架的立柱上,各相动触头包括金属触头、触头固定块和第二导线,第二导线与金属触头相连,金属触头固定于触头固定块上,三相动触头的触头固定块通过水平的第二连接臂相连,且三相动触头的金属触头分别相对设于三相静触头的金属连接触头正下方;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竖直支杆和水平横梁,支杆通过横梁滑动连接于支撑架的立柱上,支杆的下端连接有竖直的第一齿条,支撑架上设有与第一齿条相啮合的齿轮驱动组件,支杆的上端通过伸缩组件与位于第二连接臂中部的动触头下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绝缘罩为矩形罩,金属连接触头为下端开口的矩形筒状,矩形筒状的底部设有喇叭口,金属触头的上端为与矩形筒状相匹配的矩形块状。金属连接触头和金属触头通过管套式的结构啮合,可提高两者的啮合接触面积,提高电流导通能力。
本发明中,通过齿轮与齿条配合的驱动方式实现支杆推动三相动触头与三相静触头接触。优选地,所述齿轮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轴和摇把,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齿轮轴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摇把固定于第一齿轮轴的一端。
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伸缩组件使三相动触头和三相静触头在分离的时候,能够实现小距离的快速分离,避免分离过程中产生电弧。按照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中空的上移动部和下固定部,下固定部穿设在支杆上,上移动部与动触头的触头固定块相连,上移动部的内顶部固定有竖直且下端开口的导向筒,导向筒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上端与导向筒的上端相连、下端与下固定部的上端相连,支杆的上端穿设在导向筒内,导向筒的内筒壁上设有卡位槽,支杆上设有与卡位槽相配合的卡件,上移动部的内顶部上设有竖直升杆,升杆的下端连接有竖直的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伸至下固定部内,下固定部上设有与第二齿条配合的提升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修武县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修武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69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