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通信电源的隐患智能分析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7437.5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4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吕新荃;于秋生;刘磊;朱国朋;朱尤祥;王立君;路振宇;展思杰;田安琪;韩光明;马恺;孙超;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11/00;G01R31/4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庆骞 |
地址: | 25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通信 电源 隐患 智能 分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通信电源分析领域,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通信电源的隐患智能分析系统及方法。其中,变电站通信电源的隐患智能分析系统包括:协议转换模块,其用于转换通信电源的通信协议,以获取通信电源的实时运行信息;互联接口模块,其用于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与故障诊断分析模块之间的通信;故障诊断分析模块,其用于基于通信电源实时运行信息及动力环境信息,计算整流模块容量状态、整流模块均流状态、熔丝容量状态及线缆容量状态,得到通信电源的相应子健康度;若存在任意子健康度为0,则判断通信电源存在隐患;否则根据子健康度累加与预设阈值比较来判断通信电源的健康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通信电源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通信电源的隐患智能分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由于通信系统故障,导致变电站通信全部中断、机房断电等严重事件,均由通信电源故障引起,通信电源的可靠运行已成为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核心因素。在现有动环监控系统中,可通过遥测、遥信等手段对通信电源信息和告警进行采集和展示,但发明人发现,故障判断和隐患阈值分析仍需要通过人工实现,工作量较大且容易出现判断失误,影响隐患和故障的及时定位和分析;此外,发明人还发现,现有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对通信电源的空开、熔断器容量等静态物理量难以实现在线监控,并且对逐渐偏移出正常范围的变化量不敏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通信电源的隐患智能分析系统及方法,其可实现对每套电源长时间、多角度的数据分析,基于通信电源健康状态评估过程,使得运维工作从经验标准向数据标准转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变电站通信电源的隐患智能分析系统。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种变电站通信电源的隐患智能分析系统,包括:
协议转换模块,其用于转换通信电源的通信协议,以获取通信电源的实时运行信息;
互联接口模块,其用于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与故障诊断分析模块之间的通信;
故障诊断分析模块,其用于基于通信电源实时运行信息及动力环境信息,计算整流模块容量状态、整流模块均流状态、熔丝容量状态及线缆容量状态,得到通信电源的相应子健康度;若存在任意子健康度为0,则判断通信电源存在隐患;否则根据子健康度累加与预设阈值比较来判断通信电源的健康状态。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变电站通信电源的隐患智能分析系统的工作方法。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种变电站通信电源的隐患智能分析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
转换通信电源的通信协议,以获取通信电源的实时运行信息;
获取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上传的动力环境信息;
基于通信电源实时运行信息及动力环境信息,计算整流模块容量状态、整流模块均流状态、熔丝容量状态及线缆容量状态,得到通信电源的相应子健康度;若存在任意子健康度为0,则判断通信电源存在隐患;否则根据子健康度累加与预设阈值比较来判断通信电源的健康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基于协议转换模块实现了对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通信电源的通信,而且利用互联接口模块实现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与故障诊断分析模块之间的通信,使得变电站通信电源的隐患智能分析系统对不同类型的通信电源及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具备兼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74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盘焊耳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获取脑血流速度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