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7537.8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6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李素丽;李俊义;徐延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 | 分类号: | H01M10/05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唐路阳;臧建明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固态 电解 质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以复合固态电解质膜的质量计,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成分:无机电解质多孔纤维0.1%-80%、聚合物电解质20%-99.8%和增塑剂0.1%-20%;
所述无机电解质多孔纤维包括无机电解质粉末,所述无机电解质粉末选自Li6PS5Cl、硅酸锂、硼酸锂或硼酸锂与磷酸锂的混合物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机粉末填料0%-10%和/或锂盐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选自平均分子量为40-800的有机增塑剂和离子液体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电解质多孔纤维的直径为50-9000nm,长度为0.1-10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固态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不小于1ms/c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固态电解质膜的拉伸强度不小于8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电解质粉末的粒径为10-900nm。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无机电解质多孔纤维、聚合物电解质、增塑剂、无机粉末填料和锂盐混合并加入溶剂,通过涂布法制备得到复合固态电解质膜;或
将无机电解质多孔纤维、聚合物电解质、增塑剂、无机粉末填料和锂盐在60-200℃熔融混炼,然后挤出成型并制备得到复合固态电解质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制备所述无机电解质多孔纤维的方法:利用无机电解质粉末、有机聚合物和有机发泡剂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复合纤维,然后煅烧以去除所述有机聚合物,同时使所述有机发泡剂分解发泡,得到无机电解质多孔纤维,其中,煅烧温度为300-1200℃,煅烧时间为0.5-12h。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聚合物选自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已内脂、脂肪族聚酯共聚物、聚膦腈、聚对二氧六环酮、聚酰胺、聚碳酸酯、聚氨酯、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醛、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丁腈橡胶、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有机发泡剂选自亚硝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和磺酰肼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1.一种锂离子电池,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75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和电池
- 下一篇:一种手术标本防混淆收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