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危险废物填埋系统和填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7735.4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8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道明;余国平;曾宪坤;刘宁;汪金卫;唐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B09B1/00;B09B3/00;E03F1/00;E03F5/10;E03F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31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危险废物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危险废物填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填埋单元、防渗单元以及卸料平台,所述填埋单元包括若干个填埋区,所述防渗单元设置在所述填埋区上,所述防渗单元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层叠设置的防渗层和防渗保护层;
若干个所述填埋区沿地势高处往地势低处依次布置,地势最高的所述填埋区的边缘设有满足初始填埋作业的所述卸料平台,将危险废物吨袋从地势最高的所述填埋区开始吊放,以使所述危险废物吨袋形成临时道路与所述卸料平台连接,所述危险废物吨袋由危险废物固化装袋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废物填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埋区由填埋区场底和从所述填埋区场底向上延伸的填埋区边坡围成;
所述防渗保护层包括第一防渗保护层和第二防渗保护层,所述第一防渗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填埋区边坡上,包括由内到外层叠设置的第一土工布层和袋装砂层;
所述第二防渗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填埋区场底上,包括由下到上层叠设置的第二土工布层、土工复合排水网层和土工席垫层;
所述第一土工布层和第二土工布层一体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险废物填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废物填埋系统还包括锚固平台,所述卸料平台设置在所述锚固平台上,所述防渗层和所述第一土工布层的边端固定在所述锚固平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险废物填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废物填埋系统还包括临时覆盖单元,所述临时覆盖单元的边端采用压重的方式或膨胀螺丝固定在所述锚固平台上以临时覆盖所述填埋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危险废物填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覆盖单元为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所述临时覆盖单元的厚度为0.75~1.0mm。
6.一种危险废物填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废物填埋方法应用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危险废物填埋系统中;
所述危险废物填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填埋单元分为若干个填埋区,在各个所述填埋区边坡和场底上铺设防渗层,在所述防渗层上铺设防渗保护层以形成防渗单元;
若干个所述填埋区沿地势高处往地势低处依次布置,地势最高的所述填埋区的边缘设有满足初始填埋作业的卸料平台,将危险废物固化装袋形成危险废物吨袋,在所述卸料平台上采用吊车将所述危险废物吨袋吊放至位于地势最高的所述填埋区中形成临时下场道路连接卸料平台,以满足所述危险废物吨袋的后续运输及填埋作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危险废物填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废物填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填埋单元分为若干个填埋区,若干个所述填埋区根据地势从高到低依次布置,地势最高的所述填埋区的边缘设有满足初始填埋作业的卸料平台,在各个所述填埋区边坡和场底上铺设防渗层;
在所述填埋区边坡的防渗层上依次铺设第一土工布层和袋装砂层以形成第一防渗保护层,在所述填埋区场底的防渗层上依次铺设第二土工布层、土工复合排水网层和土工席垫层以形成第二防渗保护层,所述第一土工布层和第二土工布层一体式连接;
将所述防渗层和所述第一土工布层的边端固定在锚固平台上;
各个所述填埋区建成之后将临时覆盖单元覆盖在上敞口,并将所述临时覆盖单元的边端采用压重的方式或膨胀螺丝固定在所述锚固平台上;
揭开所述临时覆盖单元,在所述卸料平台上采用吊车将危险废物吨袋吊放至地势最高的所述填埋区中形成临时下场道路连接卸料平台,以满足所述危险废物吨袋的后续运输及填埋作业,填埋的顺序为根据填埋区地势从高到低依次进行填埋;
填埋完成后采用所述临时覆盖单元进行覆盖。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危险废物填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吨袋的制备方法为:向危险废物中加入固定剂、稳定剂和水,搅拌后形成危险废物固化体,并将所述危险废物固化体装袋形成危险废物吨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危险废物填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剂为水泥、石灰或粉煤灰,所述稳定剂为硫代硫酸钠或金属螯合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77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蛋白肽多维全营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集电靴和具有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