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渗滤液强化脱氮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7814.5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4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胡振;吴世博;张雪;张建;梁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6623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强化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垃圾渗滤液强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A/O池,提供垃圾渗滤液亚硝化的场所;
沉淀池,其进口与A/O池的出水口连接;
厌氧甲烷氧化装置,其底部进口与沉淀池的顶部溢流口连接,其顶部设置有出水口,其底部设置有喷头,该喷头通过脱氧装置与填埋气源连接;
沉淀池上清液由蠕动泵打入厌氧甲烷氧化装置,在厌氧甲烷氧化装置中,厌氧甲烷氧化菌以甲烷为电子供体,将亚硝氮还原为氮气;
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填埋气,经脱氧处理后,由厌氧甲烷氧化装置底部曝入,提供厌氧甲烷氧化菌进行脱氮反应所需的甲烷;
所述A/O池,其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区域被折流板分隔为六格,其中,前2格不曝气,溶解氧维持在0.2mg/L以下,通过反硝化菌实现渗滤液中部分硝氮的还原;后4格曝气,溶解氧维持在0.5~1.0mg/L,利用亚硝化菌将渗滤液中的氨氮全部转化为亚硝氮。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强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O池靠近出水口的区域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强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为漏斗结构,漏斗结构的最底部通过进水泵与A/O池的进水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强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甲烷氧化装置为高高径比结构,上部设置固液气分离装置,其装置上设置出水口及出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强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厌氧甲烷氧化装置的下段的上部通过回流管与其进水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强化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盐装置,脱盐装置与厌氧甲烷氧化装置的出水口连接。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强化脱氮系统的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垃圾渗滤液经预处理去除悬浮物后,进行亚硝化反应;亚硝化反应后的垃圾渗滤液经过沉淀后,上清液自厌氧甲烷氧化装置的底部流入,并向厌氧甲烷氧化装置内部通入脱氧的填埋气,脱氧的填埋气由厌氧甲烷氧化装置底部曝入,提供厌氧甲烷氧化菌进行脱氮反应所需的甲烷,以填埋气中的甲烷作为电子供体,在厌氧甲烷氧化菌的作用下,将亚硝酸盐转化为氮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强化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清液在厌氧甲烷氧化装置中的上升流速为0.5~0.9m/h。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强化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厌氧甲烷氧化装置中通入的上清液与填埋气的体积流速比为1:0.8-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78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阀门加工用的抛光装置
- 下一篇:微孔渗液结构、飞机防冰系统及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