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合于单轨悬吊车辆的转向架悬吊梁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7885.5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5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伯铭;陈阳;马登峰;孟姝;孟子超;黄海;薛钰宇;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B3/00 | 分类号: | B61B3/00;B61F5/02;B61F5/12;B61F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敖欢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合于 单轨 悬吊 车辆 转向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于单轨悬吊车辆的中间转向架悬吊梁,位于转向架和车体之间,包括中间的悬吊梁主体、车体吊架、抗横摆减振器座、连接座、二系弹簧、螺旋圆簧、垂向液压减震器安装座、垂向液压减震器、抗横摆止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吊梁的设计方法,尤其针对于采用三个转向架的悬挂式车辆,由于中间转向架会相对于车体产生相对较大的自由位移,这样更易于悬挂式车辆通过曲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一种适合于单轨悬吊车辆的转向架悬吊梁。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迅速增加,大量私家车的出现使得城市交通越来越差劲,随之而来的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这时候类似于出租车,公交车的公共交通系统就不适合于现在的城市交通。因此运量更大,更节约时间的轨道交通系统就成为了城市交通的主力。城市轨道交通运量大,且准时,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大多数的轨道在地底或者是在高架桥中,对于路面影响较小,因此成为了客运以及货运的主力。在此基础上一种新型的轨道车辆诞生了,这就是单轨悬吊车辆。
单轨悬挂车辆相比于传统城市轨道车辆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悬挂车辆的转向架位于车体上方,被密封的轨道梁包裹,因此无论是什么样的天气,甚至于是一些恶劣天气也能够运行,同时这种车辆也适用于城市之间的轨道运输。对于这种新型的轨道车辆,车体由于在转向架下方,因此就需要在转向架与车体之间加上悬吊装置,将车体和转向架连接在一起;同时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很多情况都是小半径曲线,当使用三个转向架,也就是B0-B0-B0(也可简写为3B0,即三个转向架中,每个转向架都带有两根动轴的简写)的编组形式时,位于中间的转向架需要较大幅度的横向自由位移,就需要在悬吊梁中加入能够自由橫动的橫动装置来保证其需要的横向自由位移。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合于单轨悬吊车辆的转向架悬吊梁,位于转向架和车体之间,包括中间的悬吊梁主体12、悬吊梁主体12两侧的垂向设置的车体吊架11,悬吊梁主体12顶部通过铰接销1与上方的转向架转动连接,在悬吊梁主体12两侧面靠近悬吊销的地方焊接有抗横摆减振器座19,抗横摆减振器2的底部与抗横摆减振器座19以销接的形式连接在一起,抗横摆减振器2上方与枕梁悬吊梁安装座21进行铰接;车体吊架11下方与连接座5通过销连接在一起,连接座5焊接在车体上,二系悬挂10垂直安装在车体吊架11与悬吊梁主体12之间;螺旋圆弹簧15垂直安装在车体吊架11以及悬吊梁主体12之间,在车体吊架11以及悬吊梁主体12上焊接有垂向液压减震器安装座20,垂向液压减震器4一端以铰接形式安装于车体吊架11上,一端以铰接形式安装于悬吊梁主体12上;在悬吊梁主体12上两侧面靠近于悬吊销1的位置还设置有抗横摆止挡8,抗横摆止挡8中的突出部位与枕梁悬吊梁安装座21接触,用于对车体横摆的极限位置进行限位。
作为优选方式,在车体上焊接有横向止挡9,当车体橫摆到极限位置时,横向止挡9会与悬吊梁12发生碰撞,限制车体与悬吊梁的最大橫动位移。
作为优选方式,在车体吊架11之间横向设置有抗侧滚扭杆13,消除车体的不正常侧滚。
作为优选方式,在悬吊梁主体12正面与车体吊架11之间安装有抗扭转减振器3,抗扭转减振器3一端通过销安装于悬吊梁主体12上,另一端通过销安装在车体吊架11上。
作为优选方式,悬吊梁主体12下方为车体,在悬吊梁主体12底部和车体之间安装有牵引拉杆安装座6,牵引拉杆7以销接的形式一端安装在悬吊梁主体12上,另一端安装在车体上,牵引拉杆7垂直于两车体吊架中心的连线。
作为优选方式,在车体吊架11内部设有橫动装置14,橫动装置14包括螺旋圆弹簧15,螺旋圆弹簧15底部的滚子装置16、链螺栓装置17,横动装置14的滚子座焊接在螺旋圆弹簧15的下方,滚子装置16内部的滚子与下方的悬吊梁主体12直接接触,滚子装置16内部的滚子两端设置轴承,允许滚子结构在滑槽18内滚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78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能源农业科技种植大棚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光学元件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