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愈合基台及构建方法、制备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8231.4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0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史俊宇;赖红昌;李元;乔士冲;钱姝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金彦;许亦琳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愈合 构建 方法 制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愈合基台及构建方法、制备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设备。该愈合基台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愈合帽和用于连接种植体的连接部,愈合帽从近连接部端至远连接部端依次设有再生段、龈下段和龈缘段;再生段的高度为2.2~2.8mm,外形为待种植牙位上原天然牙同位置内收0.8~1.2mm的形状;龈下段为牙龈平面至牙龈平面以下0.3~0.7mm的区域,外形为待种植牙位上原天然牙同位置内收0.2~0.6mm的形状;龈缘段为龈下段以上0.8~1.2mm的区域,外形为待种植牙位上原天然牙同位置的形状。本发明能够封闭牙槽窝,避免内部的骨替代材料暴露而发生感染,且对原有的牙龈具有支撑作用,能够获得理想的牙龈形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体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愈合基台及构建方法、制备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牙种植体由于其极高的成功率(95%)已经成为缺牙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我国患者接受了超过250万颗种植体植入治疗,且我国患者的种植体植入数近年来都保持着年均超过30%的增长率。
在种植技术发展的早期,所有的种植体都需要在牙龈粘膜以下进行6个月的愈合后才能进行功能负荷。随着种植外科理念的进步和发展,使用种植愈合基台进行穿粘膜愈合的技术成为临床的主流技术。种植愈合基台的使用可以避免进行二次手术,减少患者的创伤和降低治疗费用。
目前,主流的商品化种植愈合基台均为圆形钛合金的预成的形态。在常规种植术后其塑造的穿龈轮廓为圆形与义齿的圆三角形形态存在明显差异,因此经常需要使用额外的临时义齿塑形以获得更理想的牙龈形态。另一方面,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使用即刻种植,即在拔牙后即刻植入种植体的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也对种种植愈合基台提出个性化形态的要求。即刻种植时通常需要种植愈合基台能够封闭牙槽窝以避免内部的骨替代材料暴露而发生感染,此外也需要种植愈合基台能够对原有的牙龈进行一定的支撑。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愈合基台及构建方法、制备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设备。本发明能够封闭牙槽窝,避免内部的骨替代材料暴露而发生感染,且对原有的牙龈具有支撑作用,能够获得理想的牙龈形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愈合基台,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愈合帽和用于连接种植体的连接部,所述愈合帽从近连接部端至远连接部端依次设有再生段、龈下段和龈缘段;
所述再生段的高度为2.2~2.8mm,所述再生段的外形为待种植牙位上原天然牙同位置内收0.8~1.2mm的形状;
所述龈下段为牙龈平面至牙龈平面以下0.3~0.7mm的区域,所述龈下段的外形为待种植牙位上原天然牙同位置内收0.2~0.6mm的形状;
所述龈缘段为所述龈下段以上0.8~1.2mm的区域,所述龈缘段的外形为待种植牙位上原天然牙同位置的形状。
牙龈平面即与牙龈平齐的平面。
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所述龈下段的上缘被设置为当所述愈合基台被安装至待种植牙位中时,所述龈下段的上缘能与待种植牙位处的牙周牙龈齐平;
2)所述龈缘段远种植体的端面上设有安装孔;
3)选自如下连接方式之一:
连接方式一:所述愈合帽与所述连接部为一体式;
连接方式二:所述愈合帽与所述连接部为可拆卸式连接;
连接方式三:所述再生段从近连接部端至远连接部端依次设有第一再生单元和第二再生单元;所述第一再生单元与所述第二再生单元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再生单元和所述连接部为一体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82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撑装置、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 下一篇:压缩机和制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