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多路径相干光反馈的无时延混沌激光产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8270.4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4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江;卫晓晶;乔丽君;柴萌萌;杨强;张博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5/00 | 分类号: | H01S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赵江艳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称多 路径 相干光 反馈 无时 混沌 激光 产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混沌激光产生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非对称多路径相干光反馈的无时延混沌激光产生装置,装置结构稳定性好,成本低,解决了现有的混沌发生器带有时延信息等问题。所述装置包括DFB激光器、分光耦合器、第一2×2耦合器、3×3耦合器、第二2×2耦合器和多个反射镜;第一2×2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与3×3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3×3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形成第一光纤环;第二2×2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与3×3耦合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3×3耦合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形成第二光纤环。本发明可以得到无时延特征的高维混沌激光,适用于混沌保密光通信等多个应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沌激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对称多路径相干光反馈的无时延混沌激光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混沌激光具有随机性、类噪声性以及宽频谱等特性,使其在超宽带信号发生器、高速随机数产生、光纤传感、光纤故障检测、激光雷达、保密光通信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当外界发生扰动时,B类激光器会运行在非稳定乃至混沌的工作状态下。常见的B类激光器是半导体激光器,具有高效率、低耗电、重量轻、尺寸小、寿命长等优点。DFB激光器是最简单的半导体激光器,因而成为产生混沌激光的最主要器件。
目前,DFB激光器产生混沌激光主要是通过外界扰动,国内外学者针对其产生方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三种主要扰动方式:光反馈、光注入和光电反馈。其中,光电反馈方式易受到光电转换器件转换速率的限制,光反馈和光注入方式则不受这种限制。两种产生方式相比,光反馈方式由于其结构简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光反馈方式的反馈腔长一般是固定的,导致产生的混沌信号带有时延信息,降低混沌信号的保密性,这就使得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容易被窃取,进而对保密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产生巨大破坏,也限制了混沌激光的应用。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Liguo Luo等人提出了双环掺铒光纤激光器系统(L.Luo
太原理工大学杨玲珍课题组利用8字形掺铒光纤激光器(L. Yang
高质量的混沌激光在基于物理层加密的混沌保密光通信、高速随机数产生、光纤传感、光纤网络故障检测、激光雷达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无时延混沌激光产生装置,以克服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非对称多路径相干光反馈的无时延混沌激光产生装置,用以产生无时延特征、复杂度高的混沌激光,以解决目前混沌激光发生装置稳定性差、时延特征明显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对称多路径相干光反馈的无时延混沌激光产生装置,包括DFB激光器、分光耦合器、第一2×2耦合器、3×3耦合器、第二2×2耦合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所述第一2×2耦合器、第二2×2耦合器和分光耦合器中至少有一个为非对称耦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82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