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锥尺寸综合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8484.1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4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旭松;王皓;卢恒;叶超;朱敏浩;许孟然;孙志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5/24 | 分类号: | G01B5/24;G01B5/0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厉丹彤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锥 尺寸 综合 测量 装置 及其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锥尺寸综合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包括量角器、第一手柄、第二手柄、指针和长尺,量角器圆心位置穿设有连接轴,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结构相同均为L形,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直角处套设于连接轴上与其转动连接,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均设于量角器背面,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长端重合时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短端朝向相反,指针设于量角器正面,指针一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指针另一端与第二手柄固定连接,还包括与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短端相互配合形成平行四边形的两测量臂。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圆锥尺寸综合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可适用于检测批量生产的零件,检测快捷方便,且检具的成本较低;机构简单,减少了组合偏差,确保测量数据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圆锥尺寸综合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圆锥类零件广泛应用在在机器装配及使用中,在产品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装置存在松动、碰撞等问题,导致加工出来的产品尺寸存在较大误差。另一方面就是简单的测量仪器导致测量结果的不精确,在液压或气压传动装置中,为了保证传动的精确性和稳定性,通常需要仪器配合紧密,而在有的机构中采用的是锥孔和锥台配合,而通常情况下,锥孔角度测量比较困难,测量误差较大,当遇到斜面或者比较弯曲的面时,就很难测量。
为了确认锥孔和锥台的配合是否精确,需要测量锥孔和锥台的角度,以及测量某一配合截面的半径,测量仪器较为昂贵,且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同时完成这三项测量的仪器,测量非常不方便,测量方法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圆锥尺寸综合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锥尺寸综合测量装置,包括量角器、第一手柄、第二手柄、指针和长尺,所述量角器圆心位置穿设有连接轴,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结构相同均为L形,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直角处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手柄长端上设有刻度,所述第二手柄上刻度的零点在连接轴处,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均设于量角器背面,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长端重合时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短端朝向相反,所述指针设于量角器正面,所述指针一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指针另一端与第二手柄长端固定连接,所述指针轴线与第二手柄长端轴线平行,还包括与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短端相互配合形成平行四边形的两测量臂,平行四边形四条边之间相互铰接,所述长尺沿长度方向设有条形孔,所述长尺通过条形孔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长尺设于量角器与指针之间,所述长尺沿长度方向设有刻度。
进一步,所述量角器包括沿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刻度区和第二刻度区,所述第一刻度区和第二刻度区量程均为0°~90°,所述第一刻度区的90°刻度为第二刻度区的0°刻度。
进一步,为了防止量角器在连接轴上任意转动影响测量,所述第一手柄与量角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手柄短端指向第一刻度区0°刻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长端上可拆卸连接有夹块,两所述夹块相对设置,两所述夹块相互靠近的两个面为与锥台锥面配合的弧面。
两个夹块尺寸相同,夹持面加工成内凹的弧形,用于贴紧圆锥外表面,弧形的角度不应太小,目的是使加工出的弧形内表面与圆锥外表面能沿着一条直线贴合,使测量更准确。
进一步,两所述测量臂上均设有贴合块,所述贴合块远离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短端的一面为与锥孔配合的弧面。
贴合块用于与锥孔锥面配合,弧形角度较小,目的是使加工出的弧形外表面与锥孔内表面能沿着一条直线贴合,使测量更准确。
进一步,所述长尺一端设有向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在平面延伸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轴线与连接轴轴线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84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