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网架焊缝根部缺陷多次反射法探伤的对比反射体试块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8835.9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9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东;郭钧;李倩;车航宇;高原;王聪;郑子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30 | 分类号: | G01N29/3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网架 焊缝 根部 缺陷 多次 反射 探伤 对比 体试块 | ||
1.建筑网架焊缝根部缺陷多次反射法探伤的对比反射体试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块本体(1),所述试块本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段,其中每一段的结构为一段圆环;所有段的外径相同,内径不同;所有段按照内径依次减小的趋势沿着试块本体(1)的轴向分布,或者,所有段按照内径从试块本体(1)的中部分别至试块本体(1)两端依次增大的趋势分布;每一段的内表面沿周向开设有矩形凹槽,所有矩形凹槽的宽度相同,深度不同;每一段上的矩形凹槽靠近与该段相邻的内径较大的段,并且该段上的矩形凹槽与与该段相邻的内径较小的段之间的距离满足入射的超声波能够发生至少两次反射后经过矩形凹槽的条件;每一段沿着该段的径向开设有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0),第一通孔(9)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10)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网架焊缝根部缺陷多次反射法探伤的对比反射体试块,其特征在于,所有段对应的圆心角大小相同,圆心角的大小为90°-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网架焊缝根部缺陷多次反射法探伤的对比反射体试块,其特征在于,所有矩形凹槽的弧长为30mm,宽度为0.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网架焊缝根部缺陷多次反射法探伤的对比反射体试块,其特征在于,所有矩形凹槽中,包括深度为0.35mm、0.4mm、0.6mm、0.8mm、1.0mm和1.2mm的矩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网架焊缝根部缺陷多次反射法探伤的对比反射体试块,其特征在于,试块本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2)、第二段(3)、第三段(4)、第四段(5)、第五段(6)和第六段(7),第一段(2)、第二段(3)、第三段(4)、第四段(5)、第五段(6)和第六段(7)外径为89mm,壁厚分别为3.5mm、6mm、10mm、12mm、8mm和4mm;第一段(2)、第二段(3)、第三段(4)、第四段(5)、第五段(6)和第六段(7)上的矩形凹槽的深度分别为0.35mm、0.6mm、1.0mm、0.4mm、0.8mm和1.2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网架焊缝根部缺陷多次反射法探伤的对比反射体试块,其特征在于,第一段(2)上的矩形凹槽至第二段(3)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tanα,第二段(3)上的矩形凹槽至第三段(4)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tanα,第三段(4)上的矩形凹槽至第四段(5)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5tanα,第四段(5)上的矩形凹槽至第三段(4)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tanα,第五段(6)上的矩形凹槽至第四段(5)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tanα,第六段(7)上的矩形凹槽至第五段(6)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tanα,其中为α超声波与各段厚度方向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网架焊缝根部缺陷多次反射法探伤的对比反射体试块,其特征在于,每一段上的矩形凹槽与与该段相邻的内径较大的段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网架焊缝根部缺陷多次反射法探伤的对比反射体试块,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9)的直径为3mm,第二通孔(10)的直径为1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网架焊缝根部缺陷多次反射法探伤的对比反射体试块,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段的圆周方向上,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0)分别位于每一段的矩形凹槽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网架焊缝根部缺陷多次反射法探伤的对比反射体试块,其特征在于,每段上的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0)距离该段的边缘不小于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88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扣管自动组装机
- 下一篇:一种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