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声光效果的转动式炫光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8947.4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5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羊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冠成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1/40;F21V21/15;F21V33/00;F21V19/00;F21V15/01;F21V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声光 效果 转动 式炫光棒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声光效果的转动式炫光棒,包括把手、小型电机和灯管,把手的表面设有防滑纹,把手的底部设有电池槽盖,电池槽盖与把手内部接触的部分设有螺旋纹,把手内部设有电池槽,电池槽内设有电池,把手的顶部设有外壳,外壳通过设有的卡扣和把手顶部设有的卡板连接,把手的顶部设有小型电机,小型电机的顶部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顶部设有主动齿轮。该种具有声光效果的转动式炫光棒,解决了现有的炫光棒大多为一棒体中放置发光元件,进而使棒体产生发光的效果,故其仅具有单纯的棒体发光效果,其并不能配合利用棒体转动式运动而发出变化万端的炫光图案,同时其亦没有配合特殊的音效效果,且功能单一缺乏趣味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动式炫光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声光效果的转动式炫光棒。
背景技术
炫光棒,外形多为条状,外层以聚乙烯(塑料)包装,内置一玻璃管夹层,夹层内外液体分别为过氧化物和酯类化合物,经弯折、击打、揉搓等使玻璃破裂,引起两种化合物反应致使荧光染料发光。
目前现有的炫光棒大多为一棒体中放置发光元件,进而使棒体产生发光的效果,故其仅具有单纯的棒体发光效果,其并不能配合利用棒体转动式运动而发出变化万端的炫光图案,同时其亦没有配合特殊的音效效果,且功能单一缺乏趣味性,若能够利用圆周转动的发光棒体,再配合音效,将可形成一富有声光效果且老少咸宜的发光产品。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具有声光效果的转动式炫光棒。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具有声光效果的转动式炫光棒,包括把手、小型电机和灯管,所述把手的表面设有防滑纹,所述把手的底部设有电池槽盖,所述电池槽盖与把手内部接触的部分设有螺旋纹,所述把手内部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内设有电池,所述把手的顶部设有外壳,所述外壳通过设有的卡扣和把手顶部设有的卡板连接,所述把手的顶部设有小型电机,所述小型电机的顶部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部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传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通过设有的缺口和轮牙两两契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从动齿轮与外壳内部设有的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的顶部和底部各设有一块挡板,所述挡板与外壳两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内部还设有灯管,所述灯管的两端与挡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灯管的两侧设有透光管,所述透光管的一端与灯管固定连接,所述透光管的另一端穿过外壳并于外壳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内部顶端设有小型音响,所述小型音响固定于外壳内部顶端的挡板的顶部,所述外壳的顶端表面开设由传声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表面一侧设有灯管开关,所述灯管开关镶嵌于外壳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表面一侧设有小型音响开关,所述小型音响开关镶嵌于外壳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表面一侧设有小型电机开关,所述小型电机开关镶嵌于外壳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冠成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冠成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89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