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9281.4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1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琪;曹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17 | 分类号: | G06F3/04817;G06F3/0485;G06F3/04883;G06T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李杭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图标 显示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可以应用于增强现实AR设备或虚拟现实VR设备或混合现实MR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显示应用导航界面,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第一应用图标和第二应用图标;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维持所述应用导航界面上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并在所述应用导航界面显示第三应用图标。本申请在AR设备或VR设备的显示区域有限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滑动手势在应用导航界面上切换显示的应用图标,使得操作更为便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标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或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AR/VR/MR设备与手机一样,都需要系统自带的启动器launcher系统,即开机后设备系统中会出现桌面主页(或者称之为应用导航界面),作为应用入口的集合。
现有的实现中,AR/VR/MR设备的可视区面积有限,应用导航界面仅能承载较少的应用图标,更多应用图标要进入二级甚至更高级的显示界面才可发现,增加了用户的交互成本。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标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AR/VR/MR设备,或更多类似技术发展后的设备。下文介绍方案时为简洁有时可能以其中一种或多种设备为例。该方法包括:显示应用导航界面,所述应用导航界面包括第一应用图标和第二应用图标;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所述应用导航界面的滑动手势;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维持所述应用导航界面上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并在所述应用导航界面显示第三应用图标。应理解,在一些场景中,VR设备搭配有手柄,用户可以操作手柄来对视觉上看到的应用导航界面进行操作(滑动手势),在另一些场景中,VR设备未搭配有手柄,用户可以通过手指对视觉上看到的应用导航界面进行操作(滑动手势),在另一些场景中,AR设备未搭配有手柄,用户可以通过手指对视觉上看到的应用导航界面进行操作(滑动手势)。
本实施例相比于现有的实现中,用户需进入多级菜单来找寻更多的应用入口,在AR设备、VR设备或MR设备的显示区域有限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滑动手势在应用导航界面上切换显示的应用图标,使得操作更为便捷。应理解的是,该方案也可以应用非AR/VR/MR设备。
同时,本实施例中,响应于用户的滑动手势,不将应用导航界面上的应用图标全部隐藏,而是维持一部分应用图标(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即使当用户出现误滑动的操作,也可以显示一部分应用图标,使得用户有可能不需要重新滑动回上一个应用导航界面来选择想要打开的应用,节省了用户的操作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维持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显示,包括: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在所述应用导航界面显示第三应用图标,包括: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显示所述第三应用图标,或所述第三应用图标从被隐藏状态逐渐显示并移动到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第三应用图标可以在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的相反方向显示,沿所述滑动操作的操作方向移动,并在移动一定的位移后到达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前所在的位置。第三应用图标可以随着移动从一个较低清晰度的状态变化为一个较高清晰度的状态,或者从一部分显示变为完整的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位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目标方向,所述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包括:响应于所述滑动手势,基于所述滑动手势的操作方向与所述目标方向的夹角在预设范围内,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隐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92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报文转发的方法、控制面网关和用户面网关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的模块化舞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