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弦乐器的自动演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9304.1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3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艺;陈新度;吴磊;钟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H3/18 | 分类号: | G10H3/18;G10H1/40;G10H1/053;G10G3/04;G10G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张凤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弦乐器 自动 演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弦乐器的自动演奏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乐谱图像生成机器可视化乐谱图像,所述机器可视化乐谱图像包括时值区域和音符矩阵区域,音符矩阵区域的各行与待演奏弦乐器的各弦对应;获取音符矩阵区域的各列的音符数值所在行以及与各列对应的音符时值,确定演奏装置的拨弦机构的拨弦规则;获取音符矩阵区域的各列的音符数值、音符数值所在行以及与各列对应的音符时值,确定演奏装置的压弦机构的压弦规则。本发明实现了机器对乐谱的自动识别和自动演奏,免除了人为录入乐谱数据的复杂操作,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提高了弦乐器演奏的自动化程度,保障了弦乐器演奏的连贯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弦乐器的自动演奏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演奏机器人需要人工对乐谱数据进行录入,而后由机器人对人工录入的乐谱数据进行解析和演奏。
在此过程中,乐谱的录入的操作较为复杂,耗费时间和人力。另外,对于需要同时进行拨弦和压弦操作的弦乐器而言,目前尚无较好的自动演奏方法,弦乐器演奏的自动化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无较好的自动演奏方法自动化程度低、同时实现拨弦和压弦操作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弦乐器的自动演奏方法,包括:
根据乐谱图像生成机器可视化乐谱图像,所述机器可视化乐谱图像包括时值区域和音符矩阵区域,音符矩阵区域的各行与待演奏弦乐器的各弦对应;
获取音符矩阵区域的各列的音符数值所在行以及与各列对应的音符时值,确定演奏装置的拨弦机构的拨弦规则;
获取音符矩阵区域的各列的音符数值、音符数值所在行以及与各列对应的音符时值,确定演奏装置的压弦机构的压弦规则。
进一步,上述所述获取音符矩阵区域的各列的音符数值所在行以及与各列对应的音符时值,确定演奏装置的拨弦机构的拨弦规则的步骤,包括:
获取音符矩阵区域的各列对应的音符时值n,根据公式:确定音符矩阵区域的各列的节拍数t;
根据音符矩阵区域的各列的音符数值所在行,确定所述拨弦机构的琴弦拨动顺序;
以所述节拍数t为拨弦间隔,控制所述拨弦机构按照所述拨弦机构拨动顺序拨动琴弦。
进一步,上述所述根据乐谱图像生成机器可视化乐谱图像,所述机器可视化乐谱图像包括时值区域和音符矩阵区域,音符矩阵区域的各行与待演奏弦乐器的各弦对应的步骤,包括:
根据音符矩阵区域的各列的节拍数t将音符矩阵区域划分为多个单节拍区域;
获取各单节拍区域的所有音符数值,将所述压弦机构的压弦模组移动至当前单节拍区域的音符数值对应的品位;
根据音符矩阵区域的各列的音符数值所在行,确定所述压弦机构的琴弦按压顺序;
以当前节拍数t为按压时长,控制对应的压弦组件按压与当前节拍对应的弦的对应品位。
进一步,上述所述根据乐谱图像生成机器可视化乐谱图像,所述机器可视化乐谱图像包括时值区域和音符矩阵区域,音符矩阵区域的各行与待演奏弦乐器的各弦对应的步骤,包括:
将乐谱图像二值化后向y轴投影堆叠,生成乐谱特征图像;
确定所述乐谱特征图像中的第一特征线性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线性图像中各线段的粗细、x轴长度和y轴间隔,确定所述乐谱图像中的时值图像区域和音符图像区域
将所述时值图像区域向x轴投影堆叠,确定第二特征线性图像;
根据第二特征线性图像的x轴坐标,对时值图像区域进行x向分割,获取单时值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93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