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碳材料及其原位合成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9393.X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8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蒋凯;颜杰;王康丽;李威;王如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3;H01M4/62;H01M10/054;H01M10/24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陈灿;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及其 原位 合成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磷碳材料的原位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磷源与碳源在混合装置中混合均匀,所述混合装置一端与载气储存装置连通,另一端与反应器连通;
(2)开启所述载气储存装置释放载气,通过鼓泡法将磷源与碳源变成气体带入反应器中,启动反应器进行碳化反应生成磷掺杂碳;
(3)反应结束后,待反应器冷却收集黑色产物,即可获得磷碳材料;
所述磷源的沸点为20-200℃;所述磷源为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三溴化磷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碳源的沸点为20-200℃;
所述碳源为正戊烷、环己烷、正己烷、正庚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所述步骤(2)反应温度为600-900℃,升温速率为3-5℃min-1,反应时间为2-4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源与碳源体积比为(1-11):(9-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磷源与碳源体积比为(3-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原位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气为氮气或氩气中的一种。
5.一种磷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原位合成方法制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原位合成方法制备而成的磷碳材料在碱金属离子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93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