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增浓脱除氢氧化铝洗液中有机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9835.0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2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阳;张辉;卫星;左林举;侯宝;张金铭;薛艳军;付军;陈军;陈星宇;王学军;王俊峰;韩宝中;付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46 | 分类号: | C01F7/46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范威 |
地址: | 45417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脱除 氢氧化铝 洗液中 有机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增浓脱除氢氧化铝洗液中有机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氢氧化铝洗液通过拜耳法生产过程中强制循环蒸发器,得到一次增浓后的氢氧化铝洗液;(2)将一次增浓后的氢氧化铝洗液加入氢氧化钠,得到苛性碱浓度范围为270g/L‑310g/L的二次增浓后的氢氧化铝洗液;(3)将二次增浓后的氢氧化铝洗液置于沉降槽内自然析出1h‑2h后采用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滤,得到滤液和滤饼,滤液返回拜耳法生产流程,滤饼去往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流程作为配料的原料。本发明能够脱除拜耳法生产过程中的有机物、提升拜耳法生产过程中强制循环蒸发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氧化铝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增浓脱除氢氧化铝洗液中有机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氧化铝行业的日益发展,国内高品质矿源日益匮乏,满足不了氧化铝行业的需求,因此众多氧化铝企业调整用矿结构,以三水铝石型铝土矿作为原料进行氧化铝生产。三水铝石型铝土矿主要来源有:澳大利亚、印尼、所罗门、几内亚等地,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有机物含量较高,最高可达0.4%以上,使用高有机物的铝土矿致使氧化铝生产流程有机物逐渐富集,对分解、沉降等工序带来负面影响。
目前拜耳法有机物去除仍是行业内的难题,去除有机物的方法主要有铝土矿焙烧法、母液焙烧法、离子交换法、结晶法,沉淀法、湿式氧化法等。
铝土矿焙烧法是在铝土矿溶出之前,焙烧矿物从而氧化燃烧有机物,从源头上脱除矿石中的有机物。此法铝土矿中有机物脱除最彻底,然而铝土矿焙烧时间长、热损失大、能耗巨大,设备、生产成本很高,不能短期内彻底脱除拜耳液中的有机物,且在高温培烧下,氧化铝和铁、硅等杂质易形成多元稳定化合物而降低氧化铝的溶出率。
母液焙烧法是将循环母液在高温下进行焙烧,焙烧中有机碳转化成二氧化碳排出,焙烧母液法将铝土矿中有机物脱除彻底,溶液不需要苛化。但生产工艺需要蒸发、干燥、煅烧,能耗依然较大,需要增设溶液焙烧设备、废气处理设备,建厂投资成本大。
离子交换法是拜耳液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时,有机分子被交换到树脂上而实现脱除分离。用离子交换法吸附有机物净化水资源报道较多,应用普遍,然而在高碱性条件下,树脂机械强度下降,功能基团易变形破坏,再生困难。因而,离子交换法在拜耳液中应用的研究国内报道很少,在氧化铝工业中未得到工业应用。
沉淀法是向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形成有机物沉淀物从溶液中沉淀分离出来。普遍用石灰苛化法沉淀有机物。钙离子能较好脱除草酸等其它有机物,但是石灰消耗量很大,利用率低,氧化铝损失量也较大,微量钙杂质也会进入产品中降低产品纯度。
湿式氧化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氧化剂氧化降解有机物。最终将有机碳转化为无机碳酸盐或二氧化碳。如将空气直接通入矿浆中,在高温高压溶出系统中氧化分解有机物,氧气把有机物氧化成草酸钠和碳酸钠。草酸钠不利于工业生产,还需进一步除去。其他还有利用氧化铜等氧化剂催化降解有机物的活性,但会引入新的杂质,不利于产品质量。
结晶法是通过蒸发浓缩、添加晶种等方法使拜耳液中的有机物主要是草酸钠失稳而结晶析出。结晶法的方法有通过蒸发浓缩拜耳液析出有机物,加入活性炭粉使草酸盐吸附析出,将铝酸钠溶液浓缩至草酸盐的饱和浓度后使用超声波处理诱导草酸盐析出等。结晶法处理拜耳液操作简单,草酸钠脱除效果好,易于工业生产,工业应用广泛。本发明主要运用结晶法原理设计流程,在排出有机物的同时做到提升蒸发强制效率与碳酸钠的排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增浓脱除氢氧化铝洗液中有机物的方法,该方法能够脱除拜耳法生产过程中的有机物、提升拜耳法生产过程中的强制循环蒸发器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二次增浓脱除氢氧化铝洗液中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氢氧化铝洗液通入拜耳法生产过程中的强制循环蒸发器,得到一次增浓后的氢氧化铝洗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98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