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铰缝加固维修方法及加固维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9928.3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5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浩;李善亮;谢晓阳;林鑫;于海萍;张承善;马春辉;余光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东新区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20013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固 维修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铰缝加固维修方法及加固维修装置,铰缝加固维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铰缝位置开出槽口;步骤二、在铰缝中钻出竖向通孔;步骤三、在槽口处设置上锚固板,板梁下方对应槽口位置设置下锚固板,上锚固板和下锚固板之间设置对拉杆,对拉杆穿过上锚固板和下锚固板,对拉杆设置于竖向通孔中,然后将对拉杆和上锚固板以及下锚固板紧固;步骤四、对槽口进行修补;步骤五、将铰缝底部封闭;步骤六、注胶。本发明增加加固维修装置,使板梁之间的横向联系增强,削弱单梁受力状态,避免梁板振动,从而避免裂缝修补胶的开裂、离散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缝加固维修方法及加固维修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桥梁或高架上经常使用多个板梁连接形成,各个板梁之间通过铰缝形成横向受力联系,使得各个板梁之间形成受力整体。
板梁的铰缝损坏后会造成梁板损坏。要修复铰缝,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是向铰缝内注胶或注浆的方法对铰缝进行加固维修。但是,注入的胶体会出现开裂、离散化的情况,使得注胶效果丧失;而铰缝里注入胶体后会使得铰缝无法再次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铰缝加固维修方法及加固维修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铰缝加固维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铰缝位置开出槽口;
步骤二、在铰缝中钻出竖向通孔;
步骤三、在铰缝处设置加固维修装置;
步骤四、对槽口进行修补;
步骤五、将铰缝底部封闭;
步骤六、注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步骤一中,开出槽口时,在铰缝位置将桥梁部分结构凿除,直至露出钢筋结构为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竖向通孔设置于铰缝的中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步骤三具体为:在槽口处设置上锚固板,板梁下方对应槽口位置设置下锚固板,上锚固板和下锚固板之间设置对拉杆,对拉杆穿过上锚固板和下锚固板,对拉杆设置于竖向通孔中,然后将对拉杆和上锚固板以及下锚固板紧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对拉杆为中空结构,对拉杆的一端有连通口,连通口使得中空结构与外部连通,对拉杆的周面设有多个出浆孔,各个出浆孔向内与中空部分连通,注胶时,使用裂缝修补胶,裂缝修补胶从连通口灌入中空结构,通过出浆孔注入铰缝结构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槽口自梁跨1/4点至3/4点范围内布置,1m≤槽口间距≤3×h,h为板梁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上锚固板的宽度L1满足,B+10cm≤L1≤B+20cm,B为铰缝的宽度;下锚固板的宽度L2满足,20cm≤L2≤30cm;槽口的宽度L3满足,L1+4cm≤L3≤L1+8c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步骤四修补使用快硬混凝土和/或沥青混凝土对槽口进行填充。
一种加固维修装置,包括:
上锚固板;
下锚固板,上锚固板和下锚固板间隔地设置;
对拉杆,对拉杆为中空结构,对拉杆的周面设有多个出浆孔,各个出浆孔向内与中空部分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东新区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东新区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99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