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电子膜的加热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0552.3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0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居尚;战荫泽;张立东;姜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B3/12 | 分类号: | H05B3/12;H05B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刘小娇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子 加热 元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热电子膜的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状基体;
电热膜层,其附着在所述管状基体表面;
其中,所述电热膜层由电热膜液气相沉积形成;
所述电热膜液的组分为:
四氯化锡、三氯化锑、乙醇、三氯化铋、四氯化钛和去离子水;
红外发射膜层,其附着在所述电热膜层外侧;
所述红外发射膜层的组分为:
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镍、三氧化二钴和氧化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电子膜的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基体采用陶瓷管或石英玻璃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热电子膜的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液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
四氯化锡40~45份、三氯化锑1.5~1.8份、乙醇20~23份、三氯化铋0.5~0.8份、四氯化钛0.6~1份、去离子水28~3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热电子膜的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膜层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
二氧化锰40~50份、三氧化二镍35~45份、三氧化二钴5~8份、氧化铬5~8份。
5.一种基于热电子膜的加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SnCl4·5H2O加入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液中,加热,搅拌至充分溶解,加入三氯化锑、三氯化铋和四氯化钛,搅拌均匀,得到电热膜液;
步骤二、将预热后的管状基体置于高温炉内,将雾状的电热膜液通入所述高温炉内,雾状的电热膜液在管状基体表面沉积,保温后,自然冷却,得到电热膜层;
其中,所述管状基体在所述高温炉内绕所述管状基体的中心轴旋转;
步骤三、将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镍、三氧化二钴和氧化铬混合配料后,喷涂在所述电热膜层外侧,得到红外发射膜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热电子膜的加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之前,将所述管状基体预热至400~600℃。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基于热电子膜的加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高温炉的炉温为450~7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热电子膜的加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保温时间为15~30min。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热电子膜的加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基体的旋转速度为:
式中,δ表示校正系数,n0表示基准转速,T表示当前高温炉内的炉温,T0表示基准炉温,Tg表示管状基体进入高温炉时的初始温度,Tg-0表示管状基体的基准温度,d为管状基体的管径,dmax为管状基体的管径最大值,dmin为管状基体的管径最小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热电子膜的加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2~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未经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05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