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绝缘层包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0695.4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8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淑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淑珠 |
主分类号: | H01B13/06 | 分类号: | H01B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绝缘 层包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绝缘层包覆装置,其结构包括:束压包覆架筒、柱壳罩、入线螺纹筒、柱销套管、柱塞块、卡槽框块、入胶壳框口,本发明实现了运用束压包覆架筒与柱壳罩相配合,通过柱壳罩在束压整体框环胶面时,通过夹装瓣包座与束筒槽预先推压反钩倒刺,提升夹装内环压力和梳理纹槽的均质感,让电缆内芯铜线和外铜丝的缠绕形成螺旋梳理效果,保障后续的绝缘层通过衬垫轮引板穿插套接提升内环胶压覆面的平整度,避免受到倒刺刮花现象,保障后续的胶质面防护度和绝缘度稳定,让包覆电缆的效率和细致预处理机动性提升,机架防护度对线端的梳理高效,提升绝缘层的耐用度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电缆绝缘层包覆装置,属于电线电缆领域。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的加工处理,需要收束铜芯线和导向线丝,再通过缠绕压覆形成绝缘层的壳套穿插覆盖效果,提升整体电缆绝缘层包覆的收束度和紧致感,保障继电导通的均衡值,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
电缆线的铜芯线端和铜丝包压时,会由于线端倒刺致使绝缘层包覆后,绝缘层的内表面受到穿插顶压,使后续的绝缘层电弧击穿量过大,烧焦绝缘层的内胶面,致使内芯线的损耗度和烧焦度提升,造成绝缘层耐用度降低,对胶壳的柔性包裹度影响,导致电缆包裹线端绝缘层的滑脱现象,在电网架构接洽时,容易产生漏电的安全隐患,干扰继电效果和通电指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绝缘层包覆装置,以解决电缆线的铜芯线端和铜丝包压时,会由于线端倒刺致使绝缘层包覆后,绝缘层的内表面受到穿插顶压,使后续的绝缘层电弧击穿量过大,烧焦绝缘层的内胶面,致使内芯线的损耗度和烧焦度提升,造成绝缘层耐用度降低,对胶壳的柔性包裹度影响,导致电缆包裹线端绝缘层的滑脱现象,在电网架构接洽时,容易产生漏电的安全隐患,干扰继电效果和通电指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缆绝缘层包覆装置,其结构包括:束压包覆架筒、柱壳罩、入线螺纹筒、柱销套管、柱塞块、卡槽框块、入胶壳框口,所述束压包覆架筒插嵌在柱壳罩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入线螺纹筒与入胶壳框口分别嵌套于柱壳罩的左右下角并且相互贯通,所述柱塞块与卡槽框块采用过盈配合并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柱销套管设有四个并且分别安装于柱壳罩的四个底角下,所述卡槽框块焊接在柱壳罩底部的前侧,所述束压包覆架筒设有限位筋架、活塞缸滑架、衬垫轮引板、夹装瓣包座、束筒槽,所述限位筋架与活塞缸滑架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活塞缸滑架与衬垫轮引板均设有四个并且分别安装于两个夹装瓣包座的左右两侧,所述活塞缸滑架安装于衬垫轮引板的上方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垫轮引板与束筒槽扣合在一起,所述夹装瓣包座安装于束筒槽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束筒槽插嵌在柱壳罩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筋架由杆槽限位座、折架限位杆组成,所述杆槽限位座与折架限位杆扣合在一起,所述杆槽限位座安装于折架限位杆的前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杆槽限位座由折板槽块、旋压簧座、波纹杆套管、卡扣板组成,所述旋压簧座插嵌在折板槽块的左侧,所述折板槽块与波纹杆套管为一体结构并且相互贯通,所述波纹杆套管与卡扣板扣合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缸滑架由滑架框杆、双牵杆轮盘、连杆活塞块、柱缸槽组成,所述滑架框杆通过双牵杆轮盘与连杆活塞块机械连接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连杆活塞块与柱缸槽采用过盈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牵杆轮盘由柱芯轮盘、滑轮体、尼龙管组成,所述柱芯轮盘与滑轮体机械连接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滑轮体与尼龙管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衬垫轮引板由衬板轮座、橡胶垫板、弧条块组成,所述衬板轮座安装于橡胶垫板的内部,所述橡胶垫板与弧条块紧贴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淑珠,未经黄淑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06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