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0828.8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6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冯科;漆锐;余晨韵;王水根;陈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8/02 | 分类号: | C23C28/02;C23C4/06;C23C4/134;C23C10/20;C25D15/00;C23C2/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代玲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防护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防护涂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激光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激光防护涂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层叠的浸锌层、Ni/n‑Al2O3电镀层及Ni/n‑Al2O3喷涂层,所述Ni/n‑Al2O3电镀层包括镍和纳米氧化铝(n‑Al2O3);所述Ni/n‑Al2O3喷涂层包括纳米氧化铝(n‑Al2O3)粉末与镍粉末和/或镍合金粉末。本发明的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强,内应力低,不易发生开裂、剥落等问题,且具有优秀的激光防护能力,可抵抗1kW/cm2激光10s,600w/cm2激光100s的辐照,涂层仅表面发生轻微烧灼现象,并且在2‑5倍上述能量激光的辐照下只发生局部熔化,不发生燃烧、击穿、开裂、剥落等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涂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自1960年被发明以来,已经在众多领域有了实际应用,如通讯、存储、制造、医疗、测量等。由于激光可以在很小面积内携带很高的能量,世界各国对激光进行了安全等级编号,其防护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内在激光器研制方面发展迅速,产品众多,但在激光防护方面仍然缺乏开发,防护能力相对落后。
涂层技术是解决设备激光防护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常用喷涂技术进行涂覆,防护能力较高,但目前的激光防护涂层与基体的结合能力差,内应力大,存在容易开裂、剥落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激光防护涂层与基体的结合能力差、内应力大、容易开裂、剥落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激光防护涂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层叠的浸锌层、Ni/n-Al2O3电镀层及Ni/n-Al2O3喷涂层,所述Ni/n-Al2O3电镀层包括镍和纳米氧化铝(n-Al2O3),所述Ni/n-Al2O3电镀层使用电镀工艺涂覆形成;所述Ni/n-Al2O3喷涂层包括纳米氧化铝(n-Al2O3)粉末与镍粉末和/或镍合金粉末,所述Ni/n-Al2O3喷涂层使用喷涂工艺涂覆形成。
可选地,所述浸锌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层叠的第一浸锌层和第二浸锌层,所述第一浸锌层由第一浸锌溶液浸泡形成,所述第一浸锌溶液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氧化锌50-200g/L,氢氧化钠300-1000g/L,三氯化铁1-5g/L,酒石酸钾钠5-20g/L;所述第二浸锌层由第二浸锌溶液浸泡形成,所述第二浸锌溶液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氧化锌10-50g/L,氢氧化钠50-300g/L,三氯化铁1-5g/L,酒石酸钾钠5-20g/L,硝酸钠0.5-5g/L。
可选地,所述Ni/n-Al2O3电镀层中纳米氧化铝的体积分数为0.1-10%。
可选地,所述Ni/n-Al2O3喷涂层中纳米氧化铝粉末的体积分数为5-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0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