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MC材料注射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0863.X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9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强联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7;B29C45/18;B29C45/40;B29C45/67;B29C45/72;B29C45/73;B29B13/10;B29B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赵立军 |
地址: | 214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mc 材料 注射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MC材料注射成型工艺,所述注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成型前的准备,原料的处理、清洗机筒以及预热嵌件以及脱模剂的准备;BMC注射,加料、塑化、注射、冷却以及脱模;进一步冷却处理;制品的后处理。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该种BMC材料注射成型工艺与传统的注射成型工艺相比,在BMC注射之间,进行了原料的处理,实现表面的清污,减少内部的杂质,提高了整体的质量,同时进行了烘干操作,实现原料的预加热,为注塑前提供了升温,进一步还具有破碎的结构,可进行原料的破碎处理,便于减小原料的尺寸,从而便于进行升温熔化,便于注塑,提高了成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成型工艺,具体为一种BMC材料注射成型工艺,属于BMC材料的注射成型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BMC为团状模塑料;BMC是一种半干法制造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制品的模压中间材料,由不饱和聚酯树脂、低收缩/低轮廓添加剂、引发剂、内脱模剂、矿物填料等预先混合成糊状,再加入增稠剂、着色剂等,与不同长度的玻璃纤维,在专用的料釜中进行搅拌,进行增稠过程,最终形成团状的中间体材料,可用于进行模压和注塑。
现有的BMC材料注射成型工艺加工质量可能不足,在进行注射成型之间,原料可能缺少预处理的过程,原料内易具有大量的杂质,缺少去除,同时在进入注塑机之前,可能缺少预加热,不易进行熔化,可能会影响加工的速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BMC材料注射成型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BMC材料注射成型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BMC材料注射成型工艺,所述注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成型前的准备
a、原料的处理,将原料从仓库中搬出,装入倾倒到滚筒式清洗机中,启动滚筒式清洗机,使滚筒式清洗机的转速保持在800-1000r/min之间,冲洗水流的水压控制在800-1300MPA之间,清洗时间控制在30-40min之间,清洗后,停机10-14min,进行静置沥水,进一步人工进行原料的取出,通过烘干机器进行高温烘干,直到完全干燥为止;
b、清洗机筒,人工进行注塑机的检查调试,同时对注塑机内部的机筒进行清洁,实现脏污的排出;
c、预热嵌件以及脱模剂的准备,对使用的嵌件进行预热,进行升温,同时选择挑选脱模剂,将脱模剂准备好;
(2)BMC注射
a、破碎装置的安装,在注塑机的料斗的顶部进行安装破碎装置;
b、加料,步骤(1)中处理后的原料,立即通过定容装置或人工手动为注塑机的料斗进行持续的加料,原料通过破碎装置进行破碎后,进入到注塑机的料斗中;
c、塑化,原料进入到注塑机的料筒中,通过螺杆进行原料的输送,通过加热升温熔化,原料形成塑料熔体;
d、注射,柱塞或螺杆从机筒内的计量位置开始,通过注射油缸和活塞施加高压,将塑化好的塑料熔体经过机筒前端的喷嘴和模具中的浇注系统快速送入封闭模腔中;
e、冷却,注射后,在模具内通入冷却水、油或空气等冷却介质,对模具进行冷却,冷却时,同时外部可采用工业风扇进行整个模具的吹风;
f、脱模,塑件冷却后,模具进行开模,左、右模分离,在推出机构的作用下将塑件推出模外;
(3)进一步冷却处理,脱模后形成的塑件,通过放置以及风扇对表面的吹风,进一步进行冷却,使热量进行散出,降低表面的温度;
(4)制品的后处理,对塑件制品进行退火、调湿处理,通过刀具进行塑件制品四周的修切以及毛刺的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强联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强联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08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