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储层岩石可压裂性实验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0956.2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3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岩石 可压裂性 实验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储层岩石可压裂性实验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标准圆柱状油气储层岩心,通过控制压裂程度的三轴抗压实验压裂岩心,得到岩心抗压强度、应力‑应变曲线;采集岩心压裂后的裂缝图像,提取裂缝参数,计算岩心压后裂缝复杂度;将S1所得岩心抗压强度做尺寸效应校正,计算标准强度;根据应力‑应变曲线,计算脆性系数;根据岩心压后裂缝复杂度、抗压强度和脆性系数,获取岩心可压裂性;通过对岩心强度、压后裂缝复杂度以及岩石脆性三个方面的量化分析,即可全面分析岩石的可压裂性特征,与计算方法相比有实际的压裂实验依据,就能更加准确的对岩石的可压裂性量化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储层岩石可压裂性实验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深入,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储层逐渐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上述非常规油气储层自然产能较低,均需人工压裂才能形成经济产能。对储层岩石进行可压裂性评价,是该类储层开发“甜点”优选及压裂施工方案设计的前提。岩石可压裂性无明确物理定义,表征方法尚无统一指标。脆性指数是目前表征储层可压裂性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但其两种主要计算方法:泊-杨法和矿物法均无实验依据,使用中存在明显缺陷,也不能全面表征岩石可压裂性。
在实验室内通过对储层岩心开展实验研究,建立岩石可压裂性分析方法,是开展储层可压裂性评价的基础,但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实验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岩石可压裂性实验分析方法,全面、量化分析岩石可压裂性特征,将岩石可压裂性这一抽象概念分解为强度、生缝能力、产缝延伸能力三个方面,并通过岩心实验量化表征出来,为非常规油气储层工程甜点优选及压裂施工设计提供依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气储层岩石可压裂性实验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标准圆柱状油气储层岩心,通过控制压裂程度的三轴抗压实验压裂岩心,得到岩心抗压强度、应力-应变曲线;
S2,采集岩心压裂后的裂缝图像,提取裂缝参数,计算岩心压后裂缝复杂度;
S3,将S1所得岩心抗压强度做尺寸效应校正,计算标准强度;
S4,根据S1所得应力-应变曲线,计算脆性系数;
S5,根据岩心压后裂缝复杂度、抗压强度和脆性系数,分析岩心可压裂性。
S1中,油气储层岩心的直径为1英寸或1.5英寸;高度为直径1.5-2倍的标准圆柱状,实验围压为岩心所在地层深度处的有效压力,采用恒变形法施加压力,至残余强度确认停止加压。
S2中,使用光学滚动扫描方式采集压后岩心侧表面裂缝图像,或使用X-CT扫描的方式采集岩心内部裂缝图像,从所述裂缝图像中提取裂缝参数。
S2中,裂缝图像为三维图像时,提取每条裂缝的面积、厚度及倾角;裂缝图像为二维图像时,提取每条裂缝的长度、宽度以及倾角。
裂缝图像为二维图像时,岩心压后裂缝复杂程度定量表征:其中,Rf为所有裂缝面积和岩心侧表面面积的比值,Da为裂缝倾角离散度,为裂缝倾角的方差;
裂缝图像为三维图像时,岩心压后裂缝复杂程度定量表征:其中,为裂缝孔隙度,Da为裂缝倾角离散度,为裂缝倾角的方差。
S3中,对岩心三轴抗压强度按照公式做尺寸效应校正式中:Si为实测的岩心抗压强度,h和d为岩心的高和直径,a和b为两个系数,由实验确定。
S4中,由三轴抗压实验中应力-应变曲线计算脆性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09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