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息打包与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0968.5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9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谢维柱;李树毫;邢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 11602 | 代理人: | 姜浩然;吴丽丽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息 打包 接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一种消息打包与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涉及信息技术领域。所述消息打包方法包括:对待打包的多条消息进行打包,生成第一数据包;至少基于第一数据包所包括的消息的数量,按照预设的规则生成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编码信息;以及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编码信息发送至服务端。所述消息接收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第一数据包和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编码信息,第一编码信息与第一数据包所包括的消息的数量相关;基于第一编码信息和上一次存储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编码信息,确定过滤信息,过滤信息指示是否对第一数据包进行过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息打包与接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在信息技术领域,消息系统通常使用分布式消息队列的方式对消息进行存储。消息系统可以接收客户端传输的消息并存储,也可以基于客户端的订阅向客户端推送消息。根据相关技术,客户端将待传输的消息打包成数据包,再以数据包的形式传输至消息系统。消息系统可以基于客户端的订阅将相应的数据包推送给客户端。
在此部分中描述的方法不一定是之前已经设想到或采用的方法。除非另有指明,否则不应假定此部分中描述的任何方法仅因其包括在此部分中就被认为是现有技术。类似地,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此部分中提及的问题不应认为在任何现有技术中已被公认。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消息打包方法,包括:对待打包的多条消息进行打包,生成第一数据包;至少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所包括的消息的数量,按照预设的规则生成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编码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编码信息发送至服务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消息接收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编码信息,所述第一编码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所包括的消息的数量相关;基于所述第一编码信息和上一次存储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编码信息,确定过滤信息,所述过滤信息指示是否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过滤。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消息打包装置,包括:打包单元,被配置为对待打包的多条消息进行打包,生成第一数据包;编码单元,被配置为至少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所包括的消息的数量,生成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编码信息;以及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编码信息发送至服务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消息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编码信息,所述第一编码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所包括的消息的数量相关;以及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编码信息和上一次存储的第二数据包的第二编码信息,确定过滤信息,所述过滤信息指示是否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过滤。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程序的存储器,所述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上述的消息打包方法和消息接收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根据上述的消息打包方法和消息接收方法。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基于数据包所包括的消息的数量,按照预设的规则生成数据包的编码信息,并基于编码信息对消息进行过滤,有助于兼顾在流量高峰期对于消息传输的高吞吐量的要求和在流量低谷期对于消息传输的低延迟的要求,并同时保证传输的消息不重不丢。
附图说明
附图示例性地示出了实施例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说明书的文字描述一起用于讲解实施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示出的实施例仅出于例示的目的,并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类似但不一定相同的要素。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消息打包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09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